-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摘 要
l研究背景
恶性肿瘤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因。以天然来源的、具有抗肿瘤活性
的有效成分作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结构改造,是发现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
的一条重要途径。
B一咔啉类生物碱是一大类天然来源和化学合成的生物碱,它广泛分布于自然
界。这类化合物具有广谱的生物学活性,因此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近年来
文献报道和本实验室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一些带有B.咔啉母核结构的生物碱化
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同时也具有较大的神经毒性。
2结构修饰研究
为了提高B.咔啉类生物碱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并降低其神经毒性,寻找和发
现具有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肿瘤药物,本文以从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
B.咔啉类生物碱.去氢骆驼蓬碱的化学结构为基础,借助于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
以去氢骆驼蓬碱和L一色氨酸两种主要原料,通过三条主要的合成路线。对p.咔
啉环1、2、3、7、9等五个结构位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结构修饰。本文设计并合
成了七个系列共88个B。咔啉类生物碱,其中66个为新化合物,22个为已知化
合物。运用紫外、质谱、红外以及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
结构分析和确认。
3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运用体外抗肿瘤药物快速筛选系统和7株肿瘤细胞株对全部88个化合物进
行了抗肿瘤活性筛选,发现了一些具有良好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通过对化
合物的结构和体外抗肿瘤活性关系的研究阐明了p-咔啉类生物碱结构与活性关
系的初步规律:
(1)B一咔啉母核是这类化合物表现体外抗肿瘤活性的最基本结构;
(2)B.咔啉类生物碱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大小依赖于环上取代基的存在、取
代基的位置和取代基的性质:
lI
(3)13-咔啉环的9位引入合适的取代基团有增强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的
作用,其中,引入芳香基特别是五氟代苯甲基。对活性的增强作用最为显著;
(4)在B.咔啉环的3位引入取代基团后,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有减低的作
用:但同时在9位引入合适的取代基后,这类化合物仍可表现出显著的体外抗肿
瘤活性;
(5)7位烷氧基取代对6.咔啉类生物碱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有增强作用;
(6)l、3、9三个位点分别被合适基团取代表现出最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其中l位最优选基团为甲基,3位最优选基团为乙氧基羰基,9位最优选基团为
五氟苯甲基:
(7)与其他细胞株相比,Lovo细胞株对B.咔啉生物碱表现出最大的敏感性。
4小鼠急性毒性研究
根据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本文优选出了lO个具有代表性的B.咔啉类
生物碱化合物,运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模型对其进行了急性毒性和神经毒性研
究。实验结果表明:所有测试化合物均不表现神经毒性,且急性毒性均低于去氢
合物86表现出最大的急性毒性(LDs065.7mg/kg)。
根据6.咔啉类生物碱的化学结构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得出如
下构效关系规律:
(1)p.咔啉类生物碱的急性毒性和神经毒性依赖于p.咔啉环上取代基的存
在、位置以及取代基的性质:
(2)9位短链烷基取代有增强急性毒性的作用:9位芳香基取代可以降低这
类化合物的急性毒性;
(3)3位乙氧基羰基、羧基、羟甲基、乙氧基羰基氨基等取代基有降低这
类化合物急性毒性和神经毒性的作用,取代基团对毒性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乙氧
基羰基氨基羟甲基乙氧基羰基羧基;
(4)7位甲氧基取代可能足这类化合物表现出神经毒性的主要基团;
(s)2位苄基取代对这类化合物的急性毒性有显著增强作用。
5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在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挑选出了
14个具有代表性的化合物,按照常规的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运用肉瘤s180和
Lewis_|]O癯的荷瘤小鼠试验模型对其进行了体内抗肿瘤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所有测试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中5个化合物对Lewis肺癌和肉瘤
S180的抑瘤率均超过40%,化合物36表现出最好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对肉瘤
S180和Lewis肺癌的抑瘤率分别43.07%和46.9%。
通过对B.咔啉类生物碱的化学结构和体内抗肿瘤活性关系的研究可以初步
得出如下构效关系规律:
(1)B.咔啉类生物碱的抗肿瘤活性依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