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蛇类大全
不少人容易将「蛇」跟「有毒」作联想,而产生恐惧,那全世界的毒蛇多吗?那中国又如何呢?根据统计,全世界的蛇类中有毒者约占20%(黄颔蛇类之毒蛇1%、眼镜蛇类10%及蝮蛇类9%),而有毒之蛇类,依据其毒牙的位置及型式,主分成三大类:1、管牙类(Solendglyphs);2、前沟牙类(Proteroglyphs);3、后沟牙类(Opisthoglyphs)。 (1)管牙类:其头呈三角形,背部通常呈褐色调并带深色斑块,所有蝮蛇科蛇类皆是属此;其毒牙长且大型呈中空的管状位于上颔前方两侧,平时藏于肉质鞘中,使用时才会往前伸出,除平常使用的一对毒牙外,其后方并常有1-2对备用牙,毒性多以出血性毒为主,倘若根据颊窝(Pit)的有无,我们又可将牠们分成二亚科,即A)响尾蛇亚科(具颊窝):包括百步蛇、龟壳花、青竹丝、菊池氏龟壳花、阿里山龟壳花皆属之;B)蝮蛇亚科(不具颊窝):颊窝是响尾蛇亚科特有的热感受器,藉此蛇类可察觉环境中细微温度差异,帮助牠们捕食或避敌;至于锁炼蛇,尽管牠不具有颊窝,但因其颜面神经末梢对于温度变化极为敏感,牠仍可透过类似的机制来捕食,在蝮蛇亚科中算是相当特殊的。 (2)前沟牙类:其头呈椭圆或圆形;外表常具较明显甚至鲜艳的纵行或环状斑有警示的功能,所有眼镜蛇科蛇类皆是属此,其仅具一对固定表面具凹沟的毒牙,位于上颔前方两侧,但不若管牙类那般大,毒性多以神经性毒为主,眼镜蛇、带纹赤蛇、环纹赤蛇以及所有的海蛇类皆属此。 (3)后沟牙类:其毒牙仅较一般齿稍大且位于上颔后方,这类毒蛇毒性通常不若蝮蛇科或眼镜蛇科蛇类那般强,黄颔蛇科有部份成员具此类型毒牙,包括:水蛇、唐水蛇、茶斑蛇、大头蛇、赤炼蛇皆是,虽然这类蛇中毒时通常仅会肿胀,无致死之虞,但对一些体质较敏感的人仍可能引起较严重之过敏症状。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添加到专辑
作者:高工者 回复日期:2012-08-15 01:23:43 回复? 蛇与某些类蜥蜴同属于爬行动物。按自然界动物的分类,它属于爬行纲、有鳞亚纲、蛇目。蛇类在世界上分布极为广泛,其种属随地域、气候、环境而各异。已知世界上现有蛇类2200 多种,分别隶属 10 科,其中有毒蛇 600 余种,而对人有致命危险的主要毒蛇有 195 种。在我国各省都有蛇的分布,但大部分蛇种集中于长江以南、西南各省,已知现有蛇类 174 种,有毒的占 48 种,其中陆地常见的主要毒蛇有 10 种,海生毒蛇 10 余种。 我国的毒蛇有四十余种,多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大省份、毒蛇咬伤多发生于夏、秋两季(其他季节也不可大意)。蛇毒按其性质可分为:神经毒、血循毒、混合毒三大类。 神经毒具有代表性的蛇如: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等,患者被咬伤后,伤口局部无炎症表现,仅有轻微刺痛、微痒、麻木、感觉减退,往往不引起注意而 耽误诊治。全身中毒症状出现较迟,一般在咬后1—6小时才开始,一旦出现,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全身不适、头晕眼花、呼吸困难、视力模糊等症状,如不及时 抢救可危机生命。 血循毒具有代表性的蛇如:蝰蛇、尖吻腹、竹叶青等,患者被咬伤后,伤口局部红肿、疼痛剧烈,流血不止,肿胀迅速向肢体上端蔓延,常有水泡、淤斑,中毒严重者可引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少尿、无尿,最后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简言之,神经毒引起神经肌肉麻痹,导致呼吸衰竭死亡;血循毒则主要引起全身出血,导致多脏器的衰竭而死亡。 而混合毒具有代表性的蛇如: 眼镜蛇、眼镜王蛇、腹蛇等,患者被咬伤后,伤口周围红肿疼痛,范围迅速扩大,伤口流血不多但很快闭合变黑。伤口周围有血泡。全身中毒症状于咬伤后2—6小时出现,常有困倦思睡、呕吐、畏寒、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心律失常的表现。
作者:高工者 回复日期:2012-08-15 01:28:36 回复? 印度眼镜蛇 学名:Naja naja (Stejneger 1907) 英文名: Indian Cobra, Spectacled Cobra 这种是印度弄蛇把戏中的品种! 主要分布: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阿富汗东部。 居于低海拔地区,喜好较为干旱的农垦地、果园、杂草与灌丛混生的山坡地及季风林底层。凶猛,有地盘意识;对物体移动敏感,攻击性强,遭人干扰时易怒,捕食猎物迅速准确。
作者:高工者 回复日期:2012-08-15 01:35:40 回复? 金环蛇 又名:金甲带,佛蛇,黄金甲,金报应,金包铁,玄南鞭,金蛇等. 形态特征 头呈椭圆形.尾极短,尾略呈三棱形,尾末端钝圆而略扁,通身呈黑色与黄色相间的少数明显的棱骨,黑色环纹和黄色环纹几乎等宽,黄色环纹在体部有23~28环,在尾部有3~5环,背鳞平滑共15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