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古诗主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周古诗主旨

古代诗歌鉴赏(一) 【考纲解读】——明确考什么 ★鉴赏评价 E ①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分析考纲表述——包括两个方面:一鉴赏,二评价。三个要点: 1、鉴赏诗歌描绘的形象 2、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3、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综合评价题(包括内容与表达两方面,对以上三点的综合评价) 【学习要点】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准确把握诗歌主旨 一、快速把握诗歌主旨 〖示例1〗(2010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 问题: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答案:思念故乡之情 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背景资料】宋高宗绍兴五年乙卯(1135年),五十九岁的叶梦得卸任归居吴兴。此词为他独登卞山绝顶亭时北望中原的抒怀之作。 (1)问题:作者“惆怅”的原因是?(2分) 细解:“独在千峰上”,诗人有两点思绪:“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最后,又自我解嘲:“空惆怅”。所以,惆怅的原因一是孤独,一是“老去”。 答案:(2分,各1分)(1)感慨自身孤独寂寞(无志同道合之人相伴);(2)虽有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但因年老闲居在家,心有余而力不足,遂生无奈之感。 (2)与作品中划线句子所寄寓的情怀有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A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B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C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 C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示例3〗(2008浙江,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⑴此诗颔联以    和     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分)  答案:屈原 白居易 ⑵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    答案: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示例4〗 (2006江苏,12)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答: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二、借助形象分析把握古代诗歌的主旨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这首诗的首联写孤桐的第一特征,枝繁叶茂,高大挺拔;写孤桐的第二、第三特征,正直伟岸,虚心中空;颈联写孤桐的第四特征,它虽然老,但根长得更加壮实, 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树叶更加茂盛,树荫更浓;尾联则是抒写孤桐的理想和报负。前三联描其形,第四联点其神。 欣赏这首诗,可以从入手。 [正官]叨叨令????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注]侬:我????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 答:流水????白云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

文档评论(0)

wh904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