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和后果.pdf

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和后果.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Social Integration of Rural-Urban Migrants in China: Current Status, 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Management Science By Zhongshan Yue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upervisor: Prof. Shuzhuo Li March 2011 摘 要 * 论文题目: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研究:现状、影响因素与后果 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申 请 人 :悦中山 指导教师:李树茁教授 摘 要 农民工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他们仍是城市社会的边缘人 群和弱势群体,还远未能融合到城市主流社会。同时,农民工正在经历着从老一代向 新生代的转换,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为和态度的变化增加了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问题解 决的紧迫性。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的社会融合问题已经成为 中国公共管理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重大研究问题,也是中国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 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利用 2009 年 X 市农民工调查数据,以农民工社会融合的 概念建构为基础,系统地对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后果进行了分析:论 文揭示了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现状,引进农民工-市民网络视角探讨了农民工-市民网络与 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的关系,并对社会融合与农民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意愿之间的关系 进行了深入研究。 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论文对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建构,多层面、多维度地揭示了 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现状。现有文献存在定义不清楚、不严格,维度不明确,各维度的 方向性不明朗等问题。论文将社会融合定义为 “农民工和城市市民之间在文化、社会 经济和心理等方面的差异的消减”。社会融合包括文化融合、社会经济融合和心理融合 等三个维度,其中文化融合和心理融合具有双向性,而社会经济融合则是方向无涉的。 新建构的概念将市民纳入研究视野,为融合状态的评估提供了标尺,有助于对农民工 社会融合现状的准确理解。论文发现农民工文化融合的首选策略是融合策略,心理融 合以融合型和融入型为主,制度障碍是导致农民工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重要因素。 第二,农民工-市民网络对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现有文献已经 认识到社会网络对农民工社会融合的作用,但对超越了亲缘和地缘关系的农民工-市民 网络对社会融合的作用还少有关注。论文发现农民工-市民网络对农民工的文化融合和 心理融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由于制度因素的限制,农民工-市民网络对社会经济 融合的影响比较有限:仅有利于职业阶层的向上流动,而对收入和房产拥有的影响不 显著。市民角度的研究发现农民工-市民网络显著地缩减了市民对农民工群体的社会距 *本研究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项目(08ZD048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IRT085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RK009 )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451 ) 的资助。 I

文档评论(0)

taiyang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