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日古代游览山水诗的比较研究
——以“敕撰三集”为中心
日本的汉诗是日本人用汉文创作的诗歌。日本汉诗文是日本古代文学的一种
重要形式和组成部分,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交
流源远流长,中国诗歌及诗学都给日本以深刻影响。尤其从遣唐使开始随着两国
文化交流的加强,在171本掀起了学习中国诗歌的高潮。奈良朝出现了日本第一部
汉诗总集《怀风藻》,平安朝初期又出现了“敕撰三集”。所谓“放撰三集”是指
奉天皇敕命而编纂的三部汉诗总集的合称,它们分别是《凌云集》、《文华秀丽集》
和《经国集》。
中日两国文学界一直都很关注日本汉诗与中国诗歌的渊源关系,并开展了一
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综观目前日中古代汉诗比较研究情况,关于《怀风藻》的
研究已经不少了,但是对三大敕撰汉诗集的研究却还不多。在诗歌原文的注释书
方面,有日本学者小岛宪之着的《文华秀丽集、慷风藻、本朝文粹》、《国内暗黑
时代的文学》等书。小岛宪之不仅对诗集作了详尽的注释,而且侧重从出典的角
度探求奈良、平安时代的诗人对中国诗语、诗句、典故、意象等的借鉴吸收和“和
习”问题。17t前就“敕撰三集”的宏观方面的研究来说,中日学者包括日本的小
岛宪之、国内的肖瑞峰、王晓平、高文汉等人多将17t光集中在了对诗集的诗形、
诗体、诗风、诗艺等方面的整体考察上。而目前对微观方面的局部门类如游览、
艳情、饯别等的研究可谓少之又少。
拿对山水诗和山水文化的研究来说,在中国历来是一大热点,不仅相关单篇
论文难以计数,而且出现了几部篇幅不小的专门著作。中国古代山水诗孕育于先
秦两汉,形成于魏晋,至唐朝时达到第一个艺术高峰,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最
为丰富的部分。唐时,随着文人旅游活动的盛行,游观交友己成为一种时尚。科
举制的实行更加助长了漫游之风,而漫游之风进一步推动山水诗的兴旺和繁荣。
山水诗人如群星闪烁,高山巍峨,而且山水诗的质量和数量也是空前的,可以说
唐代达到了山水诗,特别是游览山水诗的巅峰时刻。
与此同时,日本也有自己本民族的山水文学,从上代开始便与中国的山水文
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受到中国唐代山水诗、特别是游览山水诗发展的影响,
“敕撰三集”中出现了数十首游览诗。但是国内对“敕撰三集”游览诗的研究,
就本人见闻所及,似还不多。更不用说是对中国古代游览山水诗歌的比较研究了。
如果说《怀风藻》的游览诗主要以模仿六朝及六朝以前的山水诗为主流的话,
那么“敕撰三集”的游览诗则已为模仿唐代山水诗、特别是游览山水诗的趋势所
代替。从“敕撰三集”游览诗中处处能见到唐代山水诗的影子。
本文旨在对“敕撰三集”中的游览诗和中国唐代山水诗、特别是游览山水诗
进行比较研究。特别运用“影响研究”的文学研究方法,找出唐代山水诗、特别
是游览山水诗对“敕撰三集”游览诗的影响,并竭力从炼字技巧、用典技巧等方
面考察其对唐代山水诗歌的受容和“和习”之处。更为重要的是找出两者差异的
地方,希望能对进一步研究中日古典诗歌文学的交流关系有所帮助。
本文将分四章来进行系统论述。
第一章是对日本古代汉诗集的概论。第一节介绍了日本古代汉文学的概貌:
第二节重点介绍日本古代即平安时代的“敕撰三集”,包括其命名、性质、内容
等等。“敕撰三集”的编纂,反映了平安时代汉文化的隆盛。这些诗集,再现着
唐初宫廷文学的流风余韵。9世纪前半叶也即平安朝初期,日本迎来汉文学创作
昌盛的机运。在这种举国吸收唐文化的大背景下,嵯峨天皇敕令编纂了《凌云集》
惯上把它们合称为“敕撰三集”。三部诗集共24卷,收录自奈良朝以来以来120
年间的代表性作品,绝大部分是平安初期诗人、作家的名篇。其中以七言诗为主,
并有赋、序、对策、乐府等,内容多属宫廷应对之作,但明显扩大了题材范围,
代表作家除两代天皇外,还有小野篁、空海等人。由《怀风藻》演进至“敕撰三
集”,仅用了五六十年的时间,与《怀风藻》以模仿六朝五言诗为主相比较,伴
随着思想内容方面向“深度”和“广度”的拓展,“敕撰三集”在艺术形式方面
也提高了其“精度”和“密度”。另一方面,在诗艺方面的提高也很明显。以嵯
峨天皇为中心的“敕撰三集”诗人已经知道什么是技巧,以及如何运用技巧。收
入的作品虽参差不齐,但仍有不少优秀之作的艺术基因值得我们去品味。通过对
其艺术形式的综合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在“敕撰三集”产生的时代,模拟六朝
诗的倾向已为模仿唐诗的趋势所代替。
通过上面分析,得出结论:经过“敕撰三集”时代,日本古人已经跨越汉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