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格点模型和原子模型新生肽链折叠研究
摘 要
自然界生命现象的多样性上由蛋白质的多样性决定的 而蛋白质的功能又与其
结构紧密相关 蛋白质的结构极其复杂 当蛋白质的结构发生变化时 其生物功
能迥异或丧失生物活性 我们已经知道DNA 序列中三个相连的核苷酸决定蛋白质
分子中的一个氨基酸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 三联体密码 即第一遗传密码 50
年代 Anfinsen 提出假说 蛋白质一级结构决定着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这个论断
现在国际上被普遍接受 大量的实验事实也证实了蛋白质一级序列与其空间结构
间存在着某种本质上的联系 我们把这种联系称为生物信息传递的第二遗传密码
第一遗传密码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但第二遗传密码的破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
有效的方法 国际上提出了许多解决此问题的模型和方法 可是无论是实验探索
还是理论研究都只能部分或不完全解释蛋白质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的原由
Anfinsen 关于胰核糖核酸酶A 的分子在变性并且全部二硫键被还原后 可以
在适当的条件下自发地折叠 恢复原有的空间结构和全部生物活性的发现 对在
这一领域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60 年代以来 对肽链折叠的研究几乎全部
集中于用在体外因变性而失去空间结构的蛋白质作为模型 研究在去除变性因素
后的肽链的重新折叠 企图根据变性并伸张的完整肽链的重新折叠 来认识新生
肽链在体内如何折叠成为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基于目前国内
外研究的结果 邹承鲁提出新生肽链折叠的假说 认为变性蛋白已经具有完整的
肽链 而在体内合成时的肽链是逐步延伸的 二者情况并不相同 新生肽链的折
叠在合成早期就开始 随着肽链的延伸 先形成的新生肽链的折叠既和翻译同时
进行 又不断调整 这样新生肽链的合成 延伸 折叠 构象调整 直到最终三
维构象的形成 是一个同时进行的 协调的动态过程 显然这与一条变性伸展的
完整肽链的重折叠情况完全不同的
多年来体外蛋白质重折叠研究为揭示蛋白质折叠的本质提供了大量信息 但细
胞内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一个广义的蛋白质折叠问题 是一个比试管内蛋白质折
叠复杂得多的多的过程 这也为我们研究新生肽链折叠提供了很多有用的结论和
方法 新生肽链折叠的研究是解决目前蛋白质折叠研究中所遇到问题的关键
本文的工作主要是在格点模型和全原子模型下模拟研究新生肽链的生长折叠
过程 我们发现新生肽链折叠比直链重折叠在时间消耗上有着某种优势 这就可
能为如何在蛋白质折叠模拟研究中如何克服势能壁垒提供了某种方法上的借鉴
IV
并且此结论与实验观察结果是相符的
关键字 蛋白质 新生肽链 折叠 格点模型 全原子模型
V
Abstract
Variable natural phenomena are decided by the diversity of the proteins, which
have most close relations with their configurations. The configurations of the proteins
are extremely complicated and, when they changed a little, their biological functions
will deviate from its natural one and even lose all. It is well known that DNA uses the
triple coding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proteins. We also call
this code as “the first genetic code”. In 1950s’, Anfinsen presumed that the high-level
construction of the protein are decided by the order of amino acids in the protein. This
presumption is well proved by lots of corresponding experi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广东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春季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制浆车间生产初步技术方案(桉木).docx VIP
-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主题阅读.doc VIP
- ARKInvestBigIdeas2025-歌者PPT中文校对版.pdf VIP
- 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全国篇.doc VIP
- 2025西双版纳供电局及所属县级供电企业项目制用工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三十六计.docx VIP
- 2025年10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pdf VIP
- 大数据数据资产价值评估.pdf VIP
- 钟君申论笔记.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