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脲类阴离受体分子的设计合成和阴离子传感.pdf

硫脲类阴离受体分子的设计合成和阴离子传感.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硫脲类阴离受体分子的设计合成和阴离子传感

中文摘要 硫脲类中性阴离子受体分子的设计合成与阴离子传感 摘要 分子识别是超分子化学研究领域中重要分支之一,包括对中性分子、阳离子 和阴离子的识别。因阴离子在化学、生物、医药、环境等领域的重要作用,阴离 子的识别和传感研究备受关注。但受制于阴离子独特的结构特征,如半径较大、 几何构型各异、较高的溶剂化自由能以及对pH极为敏感的特点,阴离子受体分 子的设计较为复杂,新型阴离子识别体系的建立颇具挑战性。自然界中生物体内 阴离子识别主要通过多重氢键协同作用得以实现,基于氢键作用的中性受体分子 逐渐成为阴离子受体分子发展之主流,其中基于阴离子双重氢键作用的硫脲类中 性受体分子亦备受关注。 本论文以Ⅳ-酰胺基硫脲作为有效的阴离子结合位点,设计合成了系列中性 阴离子受体。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CD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质谱、x.射线 晶体衍射等多种手段,研究探讨了系列酰胺基硫脲与阴离子的作用。 论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概述了近年来以(硫)脲基团为结合位点的中性阴离子受体分子的 研究进展,并于实验室前期相关工作基础上提出论文设想。 第二章:详细介绍了研究工作中涉及的主要试剂、仪器和相关化合物的合成 5冠.5.苯并冠醚甲酰)胺基-Ⅳ,,苯基硫脲,共三类化 酰胺基).Ⅳ.苯基硫脲、N-0 合物。 第三章:以价廉易得的苯丙氨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Ⅳ-(2.(N,N甲基胺).苯 丙酰)胺基-Ⅳ,-苯基硫脲,将手性中心引入到阴离子受体分子结构中。1HNMR核 磁数据和CD光谱表明,乙腈中阴离子的加入,受体分子的刚性结构增强,酰胺 基端手性可通过N-N键传递至硫脲,且酰胺基端手性得以放大。受体分子与 信号,表明乙腈中受体分子酰胺基端手性可传递至硫脲端,硫脲基团通过氢键作 用与阴离子结合后可传递给与之结合的阴离子,对硫脲手性催化研究具有重要的 I 中文摘要 意义。模型化合物的研究亦表明N(CH3)2对于阴离子识别和手性的传递具有重要 作用。同时此类受体分子可实现在纯水中识别阴离子。 第四章:将N-(1.萘甲酰胺)-人,’.苯基硫脲的萘替换为喹啉,合成了N-(8一喹啉 甲酰胺基)-Ⅳ,-苯基硫脲。通过核磁滴定和X.射线晶体衍射研究表明了喹啉N的 引入促使酰胺Nit形成分子内氢键,进而稳定受体分子的氢键网络结构,促使酰 胺基硫脲基团平面化,增强其与阴离子的结合能力。研究表明乙腈中,与N-(1一 萘甲酰胺).ⅣJ-苯基硫脲类化合物相比,N-(8.喹啉甲酰胺基).Ⅳ,-苯基硫脲与阴离 子结合物的CT吸收峰大幅度蓝移,结合常数提高一个数量级,且将受体分子质 子化后,可识别CV。可见喹啉N的引入提高了受体分子与阴离子的结合能力。 第五章:为考察阳离子的协同作用对受体分子识别阴离子的影响,于受体分 子结构中引入冠醚空腔,设计合成了N-(15冠.5.苯并冠醚甲酰)胺基-Ⅳ,.苯基硫 脲。分别考察了乙腈中阴离子对受体分子、受体与Na-络合物和受体与K+络合 物吸收光谱的影响。1HNMR分析显示Na-和K+均可与冠醚空腔作用,表现为冠 醚空腔的.CH2.向低场移动。实验研究表明乙腈中受体分子对阴离子有较强的结 合作用,结合常数高于106mol~L。且在Na●存在下,实现了对CH3C02-的选择 性识别。同时实验亦发现,质子性溶剂乙醇中酰胺基硫脲可实现对二酸根离子的 识别。 关键词 阴离子识别;氢键;中性受体;酰胺基硫脲;分子内氢键 Ⅱ 英丈摘要 and ofThiourea—BasedNeutral DesignSynthese forAnion Receptors Recognition Abstract Molecular isoneofthemost

文档评论(0)

qiaochen1711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