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历史(浙江专用)大一轮专题讲义:专题五(上)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第12讲.docVIP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历史(浙江专用)大一轮专题讲义:专题五(上)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第12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历史(浙江专用)大一轮专题讲义:专题五(上)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第12讲.doc

第12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考纲要求] 1.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体系;(2)华盛顿体系;(3)《非战公约》;(4)国际联盟。 考点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主题一 对欧洲列强间三大矛盾的认识 1.法德矛盾:法德矛盾由来已久。普法战争的旧仇宿怨使之成为欧洲大陆上最主要的矛盾,实质上是争夺欧洲霸权的矛盾。 2.英德矛盾:英国一贯推行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政策,不愿看到德国过于强大,英国和德国在殖民地等问题上冲突的加剧,使得英德矛盾逐步激化。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最主要的矛盾,实质上是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 3.俄奥矛盾:俄国同奥匈帝国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奥匈帝国把巴尔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俄国向巴尔干渗透,与奥匈帝国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俄奥的争夺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练史料 史料 (2012·天津高考,节选)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对我们来说,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 ——王春来等《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 探究: 史料中皮洛夫表达了什么意向?为实现这种意向德国做了哪些准备?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 答案 意向: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市场。 准备:扩军备战、结成军事同盟。 结果: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主题二 美国参加一战的原因 (1)经济利益:德国是美国在拉美地区进行侵略扩张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德矛盾加剧;一战爆发后,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激增;战争期间,美国还供给协约国各种物资和贷款,同协约国在经济利益上已经紧密地连在一起。 (2)政治利益:美国参战前的“中立”,是为了发战争财和等待参战的最佳时机;1917 年,两大军事集团都已精疲力竭,美国此时参战可捞取战利品和夺取世界霸权。 (3)战争准备:大战开始时,美国尚未做好战争准备;同时,美国人民反战情绪浓厚。 (4)直接原因:德国实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给美国参战提供了借口。 练史料 史料 (2013·天津高考,节选)1918年11月,北京大学举行集会。胡适在演讲中说:“这一次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所以加入战国,全是因为要寻一个‘解决武力’的办法。”“如今且说美大总统所主张,协商各国所同声赞成的‘解决武力’的办法……” ——彭明《五四运动史》 探究:史料中的“协商国”主要指哪些国家?胡适为什么说“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武力”的办法? 答案 国家:英、法等国。 原因:战争前期美国向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物资和贷款;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办法: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                     1.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苏俄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对上述两件大事的正确分析是(  ) ①协约国阵营发生了重大变化 ②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并未因俄国退出而削弱 ③实质上都起到了加速战争结束的作用 ④美国和苏俄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美国参战和苏俄退出战争的理解能力。美国等国家的加入,壮大了协约国的力量,使协约国阵营发生了变化。美国参战和苏俄退出战争都是为了本国的国家利益。 2.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从“十分反常……”等内容可推断出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历史的消极影响,故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符合题意的应该是②③④,而①不是消极影响。故答案为D项。 3.(2014·重庆高考)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 英国 德国 法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 910 944 100 28 302 403 100 5 299 517 100 1914 10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