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感觉派影响下中国20年代新感觉文学.pdf

日本新感觉派影响下中国20年代新感觉文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新感党派影响下的中国20年代新感觉文学 摘要 中国的新感觉文学是在日本的影响和启发下形成、发展起来的。中国新感觉 文学在审美情趣、抒情理念等方面显示了独特的审美追求。但和日本新感觉派同 样属于现代主义流派的中国新感觉文学却并没有很好地把握日本新感觉派的现 代主义精髓,使中国新感觉文学走上更多的重视语言表达、表面现象的平铺直叙、 缺乏广泛深刻内涵的的道路。同时,一个文学流派的发展离不开生存的社会环境, 好的作品很可能就是一个社会的真实写照,具有现实意义。中国的新感觉派文学 在某些作品中暴露了城市的病态生活、对下层社会不幸的同情及对封建思想的批 判表现了与时代进步潮流的贴近。因此,本文力图从客观社会的视角就感觉的表 现和文学作品的思想倾向试图进行分析,揭示中国新感觉文学对日本新感觉派的 传承与发展。 本论文由五章组成,即第一章日本新感觉文学、第二章中国的新感觉文学、 《色情文化》看刘呐鸥对新感觉派地接受、第三章刘呐鸥对中国新感觉文学的贡 献。第四章穆时英、施蛰存对中国新感觉文学的继承和发展。第五章中国新感觉 文学的创作特点。以下为各章的主要内容及论述. 第一章日本新感觉派文学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日本新感觉派作为一个新的流派出现在文坛。第一次世界 大战后,日本经济复苏。但二十年代的经济危机,特别是1923年的关东地震, 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社会上弥漫着虚无,绝望的思想。文学上,表现主义、 达达派、立体派、未来派等欧洲前卫艺术运动,影响了诗歌、美术等的创作。与 此同时,日本文坛自然主义也在逐渐衰落。1924年在菊池宽的支持下,横光利 一、川端康成、中川与一、片冈铁兵、今东光等14人创刊了文艺时代》,次月, 千叶龟雄为其命名为新感觉派。这既为这一新的文学流派指明了方向,给他们以 鼓舞,同时也显示了对衰退的自然主义文学的否定。 在创作手法上,日本新感觉派重视主体的新颖性。 首先,依靠直观、直觉去把握客观事物,大量使用感性的表达方式、新奇的 文体和词藻。片冈铁兵的《色情文化》中写到“山动了,原野动了。森林动了。 屋予动了.电杆动了.一切的风景动了.”将原本静止的物体主观赋予其灵性具 有生命,更加形象生动。 其次,运用了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和富有节奏感的词汇感受周围的事物和 人物,生动具体。横光利一的‘太阳》中,“他拾起块石头,向森林里投去。森 林拍叶间抖下几滴目光,喃喃自语了几句。”森林的“喃喃自语”是一种惬意的 感觉,这种惬意正是新感觉所追求的奇特的表现方法。 再次,描摹瞬间纤细的感觉,细致的心理刻画。池谷信三郎的‘桥》中男主 人公永远是失败者,他只能和他心仪的女人短暂相聚,而不能永远厮守,他对女 人、对人生自始至终怀着一种悲哀、惆怅的意味。作者将人物的心理状态刻画得 淋漓尽致。 新感觉派这种巧妙的措词、跳跃的节奏,使文章与众不同,让20年代的日 本文坛为之一振。 新感觉派认为,人们要以视觉听觉来认识世界和表现世界,即以感性认识论 作为出发点,依靠直观来把握事物的表现。他们主张追求新的感觉和对事物的新 的感受方法,然后再给现实作精美的加工。为了巩固新感觉派在文学中的地位, 他们不断地在建立自己的新感觉主义理论。在《文艺时代》第四期卷头是川端康 成的《新进作家新倾向解说》,其中这样写道,所谓“新感觉”,在今天已经和“新 进作家”或者“新时代”密不可分了。新感觉便是在文学创作中渗透着作家对新 生活的全新感觉方式,使主观性流入天地万物,赋予万物灵气活性。 任何文学的创作都离不开社会环境很文坛环境的影响,新感觉派也同样有其 产生的独特的社会背景。笔者试从社会环境的角度,全面地了解作品的创作时代 背景,更进一步探究新感觉派形成的客观必然性。 国外形势,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到1918年间在欧洲爆发,这场大战不 仅给欧洲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是欧洲各国的文学思潮发生了重 大的变革,文艺焕然一新。后来迅速波及日本文坛,各种文艺思潮不断涌入。 国内方面,关东地震使国民遭受了毁灭性的灾难,不仅是国民,日本的文化 和艺术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日本成为兴起欧洲新文艺的合适地盘,使日本的青 年深刻意识到旧日本社会秩序的破灭,才使新感觉派产生否定既成文学、去面对 革新文坛的勇气和信心。 2 第二章中国的新

文档评论(0)

ww888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