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的青岛市流动人口就业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而流动人
口是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形成的特殊群体,伴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而持续扩
大。青岛市是国内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基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吸引国内外
多地区投资,同时牵引劳动力大量流入市内,成为拉动胶东半岛乃至山东省经济
增长的重要极点,在东部沿海地区和新兴城市中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尤
其是9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战略的明确提出,促使青岛市流动人口数
量呈爆炸式增长。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对青岛市经济发展产生了直接而又深远
的影响。
本文通过梳理青岛市建国以来的产业结构升级轨迹,基于此背景分析青岛市
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就业状况,发现流动人口就业问题如下:(1)青岛市
产业结构经过近二十年优化,已经形成“三、二、一”模式,但就业结构模式尚
未与之匹配,第一、二产业就业比例过高、单位劳动力生产率低仍是存在的问题..
(2)青岛市流动人口主体限于本身初高中文化水平、35岁以下的年龄层次,多
就业于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传统服务业,并且绝大部分聚集
在第二产业,这与青岛市的“等腰三角形”产业结构相去甚远,协调性很差;(3)
青岛市流动人1:3聚集在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与青岛市总人口就业结构差异明
显,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就业融合度很差;(4)未来5年,预测青岛市在第二产
业中的工业、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会形成较大的劳动力就业缺口,但由于就
业需求结构和流动人口素质结构的巨大落差,流动人口供给不能完全满足就业需
求,将形成劳动力市场较长时期的供需矛盾。为此,从政府、企业、社会以及流
动人口自身等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为制定相关就业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岛市产业结构升级流动人1:3就业
MOBILEPOPULATION
QINGDAO
EMPLoYMENTRESEARCHBASEDoN
INDUSTRIALSTRUCTUREPRoMOTIoN
ABSTRACT
SincetheReformand industrialstructure hasbecome
Opening,the promotion
themost inChina mobile
importantpart economy
the theChina
is a of resultof economydeveloping
alwaysspecialgroup
population
isoneofthefirst ofcoastalcitiesin
city group open China,who
history.Qingdao
home
benefitsfromits tolotsofinvestmentsfrom
location,appeals
geographical
ofmoreinvestmentsforthe
andmobile aresult
abroad population.As tertiaryindustry
ofmobile i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