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华中理工大学(王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文观看结束!!! 对收入、财富的争论 对收入进行征税 是以单个人的收入为标准还是以一组人的平均收人(例如家庭平均收入)作为衡量纳税能力的标准?假定甲、乙两人有相同的收入,但甲上有老下有小,需要依靠他的收人生活,而乙则没有这些负担。 是以纯收入还是以扣除某些支出后的净收入为衡量纳税能力的标准?假如甲、乙两人有相同的收入,但甲体弱多病,为了维持工作能力需花费许多医疗费,而乙则身体健康。两人获取同等收入所花费的成本开支不一样。因而净收入也不同。尽管两人获得相同的收入,但纳税能力却并不相同。 是以货币收入还是以经济收入作为衡量纳税能力的标准?假定甲为别人干活,取得一定的货币收入,他用这些收入来购买自己所需要的生活用品。而乙为自己干活,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与甲所得到的一样多的生活用品。从货币收入来看,甲有收入,而乙无收入;但从经济收入来看,则甲、乙得到的收入是相等的。单用货币收入来衡量纳税能力就会出现甲要纳税而乙无需纳税的情况,显然这也不够公平。 纳税人的收入有多种来源,既包括勤劳收入,也包括意外收入,对不同来源的收入不加区分,都视作一般收入来征税,也有失公平。 收入并不是衡量纳税人相对经济地位的绝对精确的指示器。一个窑藏黄金的人和一个乞丐,都可能是”零收入者”,但不会有人认为他们有相同的纳税能力,因为财产的所有权也是对经济资源的控制。如果仅按收入征税,即使从横向的意义看,也不能认为是公平的。 对消费进行征税 对财富进行征税 其他原则 不同税种在操作上的难易程度以及征收成本。 根据收入征税和支出征税,哪一个更容易? 对个人财产征税比较困难。 税收的收入弹性 如果一个税种的税收收入能够随经济的波动而涨落,那么该税种就具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从这一意义上说,直接税比间接税好。 非常容易征收到收入,财政意义 价格的需求弹性很小,税基宽广,电、烟、水、酒等。 何为公平? 绝对平等牺牲 每个人遭受同样的总效用损失。 相同比例牺牲 每个人损失的效用与总效用的比例应相等。 相同边际牺牲 税收减少收入到对所有人收入的边际效用相等的那一点为止。 y u 税收的分类 直接税和间接税:谁最终支付了税收。 直接税:对个人、家庭和企业征收。不能转嫁的税。 间接税:对商品和服务征收。可以转嫁的税。 从价税和从量税。 从价税:根据价格征收的税。 从量税:根据数量征收的税。 据课征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税收划分为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等,这也是划分不同税种最主要的依据。 产品税和要素税 价内税和价外税 税收的一般均衡分析 从量税 征税前: 消费者剩余:AP0E 生产者剩余:FP0E 征税后: 消费者剩余:APGB 生产者剩余:FPND 政府的收入:PGBDPN 税收的总损失:PNPGBED 其中,PGBEP0来自消费者, PNP0ED来自生产者。 三角形BDE为税收的净损失。也称为税收的超重损失或超额负担。 PG P0 PN Q0 Q1 B C D E t A F 从需求的角度考察 Q0 Q1 PG P0 PN B C D E t A F Q0 Q1 PG P0 PN B C D E t A F 如果法律宣布税收是由生产者支付的,则供给曲线的移动似乎更合理,反之,如果法律宣布税收是由消费者支付的,则需求曲线的移动更合理。然而,这两种情况事实上是一致的。显示出法定归宿和经济归宿的差异。 Q0 Q1 PG P0=PN B D E A 供给完全弹性 S 超额负担为红色区域。 税收负担完全由消费者承担。 生产者剩余为0。 完全竞争市场。 供给完全无弹性 Q0=Q1 PN P0=PG A S 没有超额负担,纯粹的转移。 税收负担完全由生产者承担。 没有超额负担的税收对经济学家具有特别的吸引力。例如,土地、古董。 D D Q0=Q1 PG P0=PN 需求完全无弹性 S0=SN 没有超额负担。 税收负担完全由消费者承担。 如生活必需品。 D Q0=Q1 P0=PG 需求完全弹性 超额负担为红色区域。 税收负担完全由生产者承担。 如完全奢侈品。 D SG S0=SN SG 对税收归宿的一般考察 D0 S0 D1 S1 价格上涨中,由消费者承担的部分 价格上涨中,由生产者承担的部分 从量补贴 Q0 Q1 B Pp D E s A F P0 Pc E 补贴前,均衡点为E,单位补贴为s。 消费从Q0提高到Q1。 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从P0降为Pc。 生产者收到的价格从P0增加到Pp。 生产者剩余增加PpBEP0。 消费者剩余提高PcDEP0。 补贴的成本为PpBDPc。 超额负担为BED。 C 从价税 需求(或供给)曲线向下(或向上)按百分比移动t。 原需求曲线为: p q 按百分比移动后需求曲线为: 移动后需求曲线为: 从价税与从量税的比较 p q 获得同样的税收收入,从量税对初始价格

文档评论(0)

chqs5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