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土 祖国山川颂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土 祖国山川颂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
(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的字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盎然(ànɡ) 领略(luò) 沟壑 婉转悠扬
B.荒冢(zhǒnɡ) 蹒跚(pán) 踮脚 悬空彩练
C.咆哮(páo) 鹰隼(sǔn) 涟漪 翠锦班斓
D.铿锵(kēnɡ) 双颊(jiá) 耸峙(shì) 茫若无崖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繁盛的花木掩映着古墓荒冢,绿色的苍苔________着残砖废瓦。人世有变迁,而春天则永远循环不已,生生不息。
②碧油油的春草是多么柔软、茂盛,充满着生机!青青的草色,一直________到春天的足迹所能达到的辽远的天涯……
③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上。最后看见它好像醉汉似的颓然倒下,________在黑夜里了。
④不知经历了多少曲折和起伏,最后它才________了许多清和浊的支流,汇成了茫若无涯、浩浩荡荡的大江。
A.披拂 绵延 消逝 接纳
B.披覆 蜿蜒 消失 容纳
C.披拂 蜿蜒 消逝 接纳
D.披覆 绵延 消失 容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就在死亡事故如传染病一样笼罩富士康的同时,其旗下公司的股价也如洪水决堤般一泻千里。
B.“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这段话说得深刻、尖锐,震耳欲聋。
C.5月6日至9日,朝鲜血海歌剧团一行200人超大阵容的朝鲜歌剧《红楼梦》亮相北京电视台大剧院,为观众带来一场叹为观止的视听盛宴。
D.当我读到得意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地反复吟哦,悠然神往。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其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傍晚,__a__,__b__,__c__,这时候的大川河真是具有无法比拟的绝妙色调。我凭着渡船的舷,无意中举目眺望着那__d__的河面上,__e__,在黑糊糊的房子上空,看到__f__,我禁不住流下泪水。
①夜幕徐徐降临 ②夜雾渐合 ③晚霞余晖未尽 ④一轮明月徐升 ⑤在那深暗的绿波远处⑥河面上的水汽冉冉而上
A.a②b⑤c④d①e③f⑥ B.a①b⑥c③d②e⑤f④
C.a②b④c③d⑤e①f⑥ D.a①b④c⑤d③e②f⑥
二、文本阅读(20分)
阅读《祖国山川颂》全文,回答5~8题。
5.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讴歌可以有多种角度及表现形式,本文采用了全景式的描写与铺陈的方式。试对这种表现形式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并谈谈它在表达作者爱国情感上所起的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借景抒情、借景言理,请举例说明。(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赞美祖国的山川,但在第34段却说:“生平到过不少的名山大川,但在我脑海里印象最深的还是家乡门前的小溪。”这是否与全文的主旨相矛盾?(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doc
-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高二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周测试题.doc
-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测试题.doc
-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周测试题.doc
- 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土 肖邦故园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 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土 肖邦故园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 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土 长江三峡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 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土 长江三峡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 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 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 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 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 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doc
- 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版必修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