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受力性能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文题目: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受力性能研究 专 业:结构工程 硕 士 生:任亚平 (签名) 指导教师:闫月梅 (签名) 摘 要 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由型钢混凝土柱和梁组成,具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共同的优 点,承载力高、弹塑性好,在工程应用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但目前国内对型钢混凝土框 架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研究还较少,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因此对其受力性能研究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利用ANSYS 中实体单元建立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研究其在单调和循环 加载条件下的受力性能。单调荷载作用的荷载位移曲线表明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承载力 大且延性较好,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饱满呈梭形,体现出较好的耗能性。从加载 过程构件应力及裂缝发展情况可知,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水平荷载作用下响应分为三个 阶段: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塑性破坏阶段。柱内型钢最大应力出现在柱顶、柱底及 梁柱连接截面,混凝土应力分布特征与型钢相似,因此设计中宜对结构节点区进行构造 加强以达到“强节点” 的抗震设计目标。本文考虑柱轴压比、型钢强度等级和混凝土强度 等级等因素对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对3 组 11 个模型比较分析,结果 表明:柱轴压比每增加 0.1,结构水平极限承载力下降约 18%,轴压比小于 0.4 时结构 承载能力变化不大,轴压比为0.6 时滞回曲线有捏缩现象,结构耗能差,因此设计时柱 轴压比宜取0.4-0.6 且不应大于0.6 ;随着型钢强度等级提高,框架结构承载力增大较多, 但是滞回性、塑性表现较差,设计中钢材强度等级选取宜综合考虑经济适用性;当提高 混凝土强度等级时结构承载力增大,而极限位移先增大后减小,C40 时达到最大值,循 环加载条件混凝土强度高时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滞回性及塑性相对较好,设计中混凝土 强度选用应综合考虑且不应低于C35 。 本文深入地分析了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得出的结论 对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受力性能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 键 词:型钢混凝土 框架结构 轴压比 强度等级 数值模拟 研究类型:应用研究 Subject : The Research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pecialty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Name : Ren Ya-ping (Signature) Instructor : Yan Yue-mei (Signature) ABSTRACT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SRC) is a structure with high bearing capacity and better elastoplatic, which is consisted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or beams. It has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in seismic applications, therefore researching for its mechanical behavior ha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is valuable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However, now researches on the entity SRC structure are much less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built fin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