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中的社会形态.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形态》中的社会形态.doc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系统阐发唯物史观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成熟的重要标志。该著作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对新世界观所作的全面阐述,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的一系列重要的基本原理。严格说来,它既是一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宏伟巨著,又是一部批判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社会主义者”的论战性著作。正面阐述和理论批判相结合,在对唯物史观的阐述中贯穿着对唯心史观的批判,同时在对反面观点的批判中也正面发挥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的特点。 1、为了阐发唯物史观,首先论述了人类历史的前提。指出,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这是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而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生活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著作揭示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辫证关系。虽然著作一般用“交往形式”和“交往关系”等不确切的术语来表达生产关系,但它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辫证运动规律的根本内容,并以此为据依次分析了原始部落所有制、奴隶所有制、封建所有制和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相继更迭,把社会发展看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 2、研究了社会政治结构同生产的相互联系,阐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原理。著作指出,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借以运动的形式,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但是,对于全部社会政治结构和观念的意识形态来说,却构成决定它们性质的经济基础,而社会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则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 ??? 具体说明了国家和法对所有制的依赖关系,揭示了国家的阶级实质。 ??? 3、第一次经典地表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杜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基本公式:“意识在任何时候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是他们生活的现实过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正.因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所以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的生产资料,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 4、对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了一个概括性的论述:“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发表以前对唯物史观的最完整的表述。 ??? 《德意志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最有价值的科学巨著之一,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共产主义作出了哲学的科学的论证。它很好地完成了自《神圣家族》开始的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及详细制定了新世界观的任务,清算了从前的哲学信仰,并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起,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创立。它进一步发展了《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天才思想,特别是它使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建构的新世界观的理论构架变得丰满起来,成为有血有肉的理论体系,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和深刻思想的哲学世界观。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社会形态观点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唯物史观诞生的标志,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源头。正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根据分工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五形态”说的同时,还根据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与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的差别区分了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从而形成“三形态”说的初步表述。这一思想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的统一。这种统一是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基本原则———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则的体现。只有回到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起点,才能真正理解其社会形态理论的本质。 对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学界基本认同的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五大形态”依次演进理论和《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关于人自身发展三阶段的表述,并在对这两者的关系探讨中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理解。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用分工、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等概念来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论证了人类社会深深根植于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中的思想。 以此为基础,马克思分别阐述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并从生产、分工、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等方面分析了几种不同的所有制。通过分析几种所有制的不同来划分社会形态,马克思认为“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马克思并没有直接用分工来描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