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毛穗旱麦草种子置效应及其生态适应意义.pdf
                    
             毛穗旱麦草种子位置效应及其生态适应意义 
                                   摘 要 
    毛穗旱麦草(Eremopyrum   distans   (C.   Koch)   Nevski.)是广泛分布于准噶尔荒漠的禾本科一年生短 
命植物。该物种每小穗能产生 1-6 粒颖果( 以下称“种子”),产生4-6 粒种子的小穗所占比例不到 1%, 
这些种子具有明显的春、秋萌现象。本文将野外与室内控制性实验相结合,对小穗自基部向上第 1、 
2 和 3 位置种子(分别定义为第 1、2 和 3 组) 的形态特征与吸水特性、休眠与萌发特性及其幼苗生长、 
植株大小和种子产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三组种子在以上特性上的差异,探讨了种子位置效应的生 
态适应意义,主要结果如下: 
    (1)毛穗旱麦草同一小穗内三组种子的大小和质量随着种子位置升高显著降低,第 3 组种子的吸 
水速率显著高于第 1 和 2 组种子的吸水速率。 
    (2)刚收获的三组种子非深度生理休眠程度不同,表现为第 1 组>第 2 组>第 3 组;室内干藏和 
赤霉素处理可以打破第 2 和 3 组种子休眠并显著提高第 1 组种子萌发率;三组种子萌发时的抗旱性 
不同,表现为第 1 组>第 2 组>第 3 组;三组种子都在埋藏 3、4 个月后死亡,说明该物种不存在持 
久土壤种子库。 
    (3)播种于实验园区的三组种子,在规律浇水条件下,都可在秋季和春季萌发,而在土壤自然水 
分条件下,由于研究期间实验地点的极度干旱,三组种子只在春季萌发。春、秋萌株都在夏初完成 
生活史,秋萌株表现为冬性一年生植物,春萌株表现为早春短命植物。无论浇水与否,无论何时萌 
发,第 1 组种子萌发率最低,而幼苗和植株适合度最高,第 3 组种子萌发率最高,而幼苗和植株适 
合度最低。对于同一组种子,秋季的种子萌发率、幼苗存活率、植株大小、单株种子产量和所有存 
活植株种子总产量较春季的大。 
    毛穗旱麦草小穗中的三组种子具有不同的生活史策略,其依赖于位置的种子质量与其生活史特 
征紧密联系。这些特征揭示了一种“两头下注”策略,有利于物种在具有高度时空异质性的准噶尔荒 
漠环境中定居和扩大居群。 
关键词:毛穗旱麦草;种子位置效应;生活史策略;生态适应意义;“两头下注” ;准噶尔荒漠 
                                      I 
    Position-dependent Effect of Seed and It’s Ecological Adaptive 
                              Significance in Eremopyrum distans 
                                                        Abstract 
      Eremopyrum distans (Eremopyrum distans (C. Koch) Nevski.) is an annual ephemeral in Poaceae. It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Junggar Desert with the spikelets can produce 1-6 caryopsis (hereafter “seeds”) 
but only 1% spikelets produce 4-6 seeds. Seeds of this species can germinate both in autumn and in spring. 
In   this   paper,   the   morphology   and   imbibition   characteristics,   dormancy   and   ger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seedling growth, plant size and seed output from plants of seeds in positions 1, 2 and 3 of a spikelet which 
were    numbered      from   the  bottom    up  (were    placed   in  groups   1,  2  and   3,  respectively)    were   studied 
manipulatively   both      in  field  and   indoors,  t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