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宝山歌会持续对唱的基本规则与技巧去.pdfVIP

石宝山歌会持续对唱的基本规则与技巧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宝山歌会持续对唱的基本规则与技巧去.pdf

石宝山歌会持续对唱的基本规则与技巧 杨晓勤(白族) 内容提要: 石宝山歌会是 白曲创作、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文化空间,其持续对 唱为一对一式,对唱双方多为异性,彼此在年龄、辈分、容貌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会对 演唱活动构成影响。对唱之所以长时间地持续下去,既缘于歌手对曲词程式的大量 运用、遵循皆以意会的 “进退之道”和选用单调重复的旋律,也缘于听众的参与式围 观。而歌手借以笼络听众的手段大致有两种:一是在唱词中强调听众的在场,二是 以荤言腥语相诱。石宝山歌会的持续对唱是白族民众将狂欢精神付诸实践的一种表 现形式,所谓 “郎情妾意、生死相依”只是表演情境中构建的一种虚拟的恋爱关系。 关 键 词 : 白族 石宝山歌会 创作技巧 文化空间 石宝山歌会堪称白族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歌会①,是 白曲创作、传播与交流的重要 文化空间。每年农历七月的最后三天,剑川及临近的洱源、鹤庆、大理、丽江、兰坪等地的白族 群众纷纷到石宝山朝山进香、对歌唱曲。对唱者一般采用 “山花体”进行轮唱,持续时间可长 达数小时之久。或许 由于语言交流的障碍,历来关于该歌会的研究文献多基于文艺学、考证 学 、社会学等视角进行固态文本的分析,却鲜有对 “活态”的演唱实况进行阐析者 ,笔者拟以 家乡民俗研究者的身分,就其持续对唱的模式与技巧一探究竟。 持续对唱的基本规则 持续对唱的规则主要有两种,首先,持续对唱必为一对一式。 在 自发状态的对唱中,断不会出现群聊式的场景,若有第三者欲加入演唱,要么他(她) 会因无人对答而吃闭门羹,要么有一方主动退出,始终维持着单挑的格局。如歌手李续元叙 述其 1996年于石宝山对歌的情形:“因为周围都是对歌声,我也想和人家对几句,但人家唱 ① 此会民间称为 “八月初一会”,旧时雅称 “朝山会”,自1982年由云南省剑川县文化馆组织赛歌活动, 始称 “石宝山歌会”。2008年 “石宝山歌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3 . 风燕文乎研究.2015年2期 得高兴,根本不理我,我连转了十几处都插不进去,最后还是通过熟人介绍才搞成的,那老倌 把对唱的人打断,喊 请‘停一下,让他也唱几句吧’,这才换成我唱。” 么,倘若发生群聊式 的对唱,其情形究竟会怎样?笔者有幸 目睹了一次这样的演唱试验②,集体轮唱的四人 (两男 两女)皆技艺娴熟的中年歌手,虽然他们都有丰富的对唱经验,但轮唱仅持续了18分钟就匆 匆中断,中断的原因是一名男歌手提议换个宽敞些的场所,但这只是他想结束演唱的托辞, 而其他歌手显然也正中下怀,各 自散去,其中两位女歌手边离去边抱怨 “简直唱不成”。事实 上整个演唱过程之中,歌手们几乎都处于 自说 自话 、无关痛痒的状态,这种情形虽然在新手 对唱时屡见不鲜,但发生在 “老”歌手身上却是罕见的。是什么导致了集体轮唱陷入僵局呢? 为了说清这个问题,我们分别对双人对唱与多人对唱的交流模式加以图示: B 双人对唱交流模式 多人对唱交流模式 // \ \ 在双人对唱时,歌手A对B发出信息,同时又接受 B所反馈的信息,B亦然如此,这种 双向交流的模式使两人之间能够形成有效且持续的 “对话”;而多人对唱时,歌手A对 B发 \。/ 出信息,B却将反馈信息发送给c,同时歌手A所接受的信息却又来 自于D对c的反馈,也 就是说,对于 自身发出的信息,歌手A永远得不到反馈,而他所接受的信息又与已无关,其 他歌手亦然。因此,多人对唱貌似热火朝天,但这种无效的情感交流会令歌手越来越困惑和 焦虑,最终选择逃离现场。也许有人会质疑,多人对唱为何定要采取击鼓传花式的轮唱呢?如 果打破顺序的限定使各人畅所欲唱,不就能激活僵局了吗?这种多向交流的构想从道理上说 是不错的,但不具备操作性,因为唱曲毕竟不同于

文档评论(0)

o25ju79u8h769h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