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阳春盆地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动力学背景2016年论文》.pdfVIP

《粤西阳春盆地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动力学背景2016年论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粤西阳春盆地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动力学背景2016年论文》.pdf

2015年 6月 矿 床 地 质 第 34卷 第 3期 June,2015 MINERALDEPOSITS 34(3):465~487 文章编号:0258—7106(2015)03—0465—23 Doi:10.16111/j.0258—7106.2015.03.003 粤西阳春盆地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动力学背景 郑 伟1,毛景文2,赵海杰2,赵财胜3,林玮鹏4,欧阳志侠4,吴晓东4,田 云4 (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成矿 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3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北京 100812;4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 广东 广州 510080) 摘 要 粤西阳春盆地为广东省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之一,主要包括矽卡岩型、斑岩一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 3类 多金属矿床。阳春盆地发育多种矿化元素,矿种以cu、Fe、Pb、Zn,Ag、w、Sn为主,Au、Mo、Bi次之。文章在梳理前人 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将阳春盆地的多金属矿床厘定为一个成矿系列和 3个成矿亚系列:即与燕山期侵入岩有关的 Fe—Cu-Pb—Zn—W—Sn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包括与中侏罗世侵入岩有关的铁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 (工)、与早白垩 世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铜钼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II)和与晚白垩世花岗岩有关的W-Sn多金属矿床成矿亚 系列 (Ⅲ)。I和 Ⅱ成矿亚系列主要沿阳春盆地的边缘坳陷带分布,受NE -NNE向构造及 EW 向构造复合控制,成矿 岩体主要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斑岩 以及二长花岗岩等,来源于相对深部,为壳幔同熔的产物,成因类型主要包括 矽卡岩型和斑岩一矽卡岩型;Ⅲ成矿亚系列主要产于隆起区与坳陷带接壤部位及坳陷带中局部隆起地段,受隐伏的 NW 向构造控制,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类属弱过铝质一准铝质花 岗岩,由地壳物质重熔而形成,也可能有少量的地幔 物质加入,矿床类型以石英脉型和斑岩一矽卡岩型一热液脉型为主。大量的高精度测年数据表明:I亚系列成矿时代 主要集中在 170~160Ma,Ⅱ亚系列成矿年龄主要集中在 110~98Ma,而Ⅲ亚系列成矿年龄为 85--76Ma,前一成矿 亚系列对应的成矿动力学背景为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环境,而 Ⅱ和Ⅲ成矿亚系列则处于燕 山晚期的拉张伸展环境并 伴随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其可能与 135Ma之后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转向有关。 关键词 地球化学:矿床类型;成矿系列;成矿时代;动力学背景;粤西阳春盆地 中图分类号:P618.41;P618.44;P618.67 文献标志码:A A preliminarystudyofminerogeneticseriesandgeodynam icbackgroundof polymetallicdepositsinYangchunBasinofwestern GuangdongProvince ZHENGWei, LoJingWen2,ZHAOHaiJie2,ZHAoCaiSheng3,LINWeiPeng4,OUYANGZhiXia4, WU XiaoDong andTIAN Yun4 (1SchoolofEarthSciencesandResources,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Beijing100083,China;2MLRKeyLaboratoryof MetallogenyandMineralAssessment,InstituteofMineralResources,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Beijing100037, China;3TechnologyandInternationalCooperationDepartment,Ministry ofLandandResources,Beijing100812,China; 4BureauofGeology

文档评论(0)

egi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