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论文题目:瓦斯组分吸附浓缩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专 业:安全技术及工程
博 士 生:王水利 (签名)
指导教师:葛岭梅 (签名)
摘 要
本文以矿井低浓度抽放瓦斯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方
法,探讨通过组合吸附剂的多级变压吸附技术实现低浓度瓦斯分离浓缩的可能性。论文
选择活性炭纤维分子筛和 MCM41 分子筛两种不同性质的吸附剂作为组合吸附剂, 通过
材料制备、实验室瓦斯组分吸附试验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计算机模拟研究,全面探讨了两
种吸附剂对包括 CH 、N 、O 和 CO 在内的瓦斯主要组分的吸附分离特性,并通过对
4 2 2 2
由两种吸附材料构成的二级三段变压吸附过程进行分段定压模拟,阐明了利用多级变压
吸附技术实现低浓度瓦斯增浓的技术关键和存在问题。
两种吸附材料的制备分别选择价格相对低廉的沥青基炭纤维和工业水玻璃,两种吸
附材料的孔径、BET 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为 0.9nm~0.98nm 和 3.60nm~3.68nm、
2 2 3 3
1545m /g 和 1207m /g 以及 0.359cm /g 和 1.03cm /g。
瓦斯组分吸附试验于常温、常压~1500kPa 下在自制的吸附装置上进行,吸附组分
为 CH 、N 和 CO ,分别进行了单组分和双组分吸附试验。瓦斯组分吸附的分子模拟研
4 2 2
究在 Material Studio 软件平台进行,采用巨正则蒙特卡罗法,孔结构模型选用楔状狭缝
孔模型 (碳纤维分子筛)和圆柱孔模型 (MCM41),吸附组分为 CH 、N 、O 和 CO ,
4 2 2 2
分别进行了常温、常压~5000kPa下的单组分、双组份、三组分和四组分吸附模拟研究。
实验和模拟结果均表明,瓦斯组分在两种吸附材料上的吸附量均以 CO 为最大,CH 次
2 4
之,N (或N 和 O )最小,而且碳纤维分子筛对各组分的吸附量明显高于 MCM41;
2 2 2
CO /N 、C O /O 和 CH /CO 在两种吸附材料上都具有较好的分离特性,C H /N 和 CH /O
2 2 2 2 4 2 4 2 4 2
分别只在碳纤维分子筛和 MCM41 上具有一定的分离特性, 而 O /N 在两种吸附材料上
2 2
均不能被有效分离;无论是三组分还是四组分,只要气体中含有 CO ,就会不同程度地
2
影响到 CH 的纯度和收率。
4
组合吸附材料的二级三段变压吸附以 Petluyk PSA流程为基础, 采用等压 GCMC模
拟法,分别对 CH /N /CO 和 CH /N /O 两种三组分气体进行了变压吸附过程模拟,模拟
4 2 2 4 2 2
温度和压力分别为常温、100kPa (预分离段)和 2000kPa。 结果表明, 无论是 CH /N /CO
4 2 2
还是 CH /N /O ,强吸附组分都可在高压一段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