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双基限时训练 新人教选修2-2.docVIP

高中数学 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双基限时训练 新人教选修2-2.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师一号】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 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双基限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2-2 1.在ABC中,“·0”是“ABC为锐角三角形”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由A·A0A为锐角,而角B,C并不能判定,反之若ABC为锐角三角形,一定有A·A0. 答案 B 2.已知函数y=sin(2x+φ)的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则φ可能是(  ) A. B.- C. D.π 解析 由题意知,sin(+φ)=±1, 当φ=时,sin(+)=sin=1. 答案 C 3.已知a,b,c是三条互不重合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给出四个命题: a∥b,bα,则aα;a,bα,aβ,bβ,则αβ;a⊥α,aβ,则αβ;a⊥α,bα,则ab.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解析 因为ab,bα?a∥α,或aα,所以不正确. 因为a,bα,aβ,bβ,当a与b相交时,才能αβ,所以不正确. a∥β,过a作一平面γ,设γ∩β=c,则ca,又aα?c⊥α?α⊥β,所以正确. a⊥α,bα?a⊥b,所以正确. 综上知,正确. 答案 B 4.a0,b0,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A.a+b+≥2 B.(a+b)(+)≥4 C.≥a+b D.≥ 解析 特殊值法,取a=1,b=4,则D不成立. 答案 D 5.设a0,b0,若是3a与3b的等比中项,则+的最小值为(  ) A.8 B.4 C.1 D. 解析 a0,b0,3a·3b=()2, a+b=1, +=+=1+++1 ≥2+2 =4. 答案 B 6.p=+,q=·,(m,n,a,b,c,d均为正数),则p与q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解析 p2=ab+cd+2, q2=(ma+nc)(+) =ab+++cd ≥ab+cd+2. q2≥p2,p≤q. 答案 p≤q 7.当x(1,2)时,不等式x2+mx+40恒成立,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x2+mx+40m-x-, y=-(x+)在(1,2)上单调递增, -(x+)(-5,-4), m≤-5. 答案 m≤-5 8.若不等式(-1)na2+对任意正整数n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当n为偶数时,a2-≤2-=;当n为奇数时,-a2+,a-2-,而-2--2,a≥-2.综上知-2≤a. 答案  9.求证:ac+bd≤ ·. 证明 (1) 当ac+bd0时, ac+bd≤·显然成立. (2) 当ac+bd≥0时, 要证ac+bd≤·成立, 只需证(ac+bd)2≤(a2+b2)(c2+d2)成立, 只需证2abcd≤a2d2+b2c2, 只需证(ad-bc)2≥0成立. 而(ad-bc)2≥0显然成立. ac+bd≤·成立. 综上所述ac+bd≤·成立. 10.在ABC中,若a2=b(b+c),求证:A=2B. 证明 a2=b(b+c), a2=b2+bc. 由余弦定理得 cosA== =. 又cos2B=2cos2B-1=2()2-1 =2()2-1= ==, cosA=cos2B. 又A,B是三角形的内角, A=2B. 11.如下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E,F分别是A1B,A1C的中点,点D在B1C1上,A1DB1C.求证: (1)EF∥平面ABC; (2)平面A1FD平面BB1C1C. 证明 (1)由E,F分别是A1B,A1C的中点知,EFBC, EF?平面ABC,BC平面ABC, EF∥平面ABC. (2)由三棱柱ABC—A1B1C1为直三棱柱知,CC1平面A1B1C1,又A1D平面A1B1C1, A1D⊥CC1,又A1DB1C, CC1∩B1C=C,又CC1,B1C平面BB1C1C,A1D⊥平面BB1C1C,又A1D平面A1FD,平面A1FD平面BB1C1C. 12.如图,已知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A在椭圆上,满足AF2F1F2,原点O到直线AF1的距离为|OF2|. 求证:a=b. 证明 设F1(-c,0),F2(c,0),则|OF2|=c.设A(x0,y0), AF2⊥F1F2,x0=c. 点A(x0,y0)在椭圆上, +=1.解得y0=±. |AF2|=.由椭圆的定义,得|AF1|=2a-|AF2|=2a-=. 在RtAF2F1中,O是F1F2的中点, O到AF1的距离为d=·=·==|OF2|=c. ∴3b2=2a2-b2,即a2=2b2.a=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utiantian2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