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课后作业:8.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人民版必修1).docVIP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课后作业:8.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人民版必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课后作业:8.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人民版必修1).doc

三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选择题 1.警察局局长不解地质问:“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起来造反?年轻人,要知道在你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上撞吗。”17岁的列宁回答说:“是的,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可以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过去。”列宁得出该结论的原因是(  )                  A.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中最弱的国家 B.俄国仍然实行农奴制 C.俄国还没有进行工业革命 D.俄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矛盾尖锐 解析:该题可用排除法作答。1861年改革取消了农奴制,B项错误;19世纪中后期俄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C项排除;俄国与德奥同盟国之间矛盾尖锐,而与英法等国则是同盟关系,矛盾较小,D项错误。 答案:A 2.“每个人都发来了回电,核心内容是:为了挽救俄国和保持前线部队的安定,我必须退位。我同意了……凌晨1点,我带着一颗因痛苦而沉重的心离开了普斯科夫。我周围到处都是背叛、懦弱和欺骗!”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俄国二月革命 B.七月流血事件 C.苏联成立 D.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答案:A 3.1917年列宁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策略。这个文件在刚提出时,并没有被全党立即接受,但很快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在下列《四月提纲》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当时俄国广大人民群众愿望的是(  ) 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不要议会制共和国” C.“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 D.“废除警察、军队” 解析: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但此时的俄国仍然参加一战。一战激化了各种国内矛盾,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困苦,因此二月革命后,“退出一战”符合当时人民群众的要求。 答案:A 4.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 A.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B.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 C.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 D.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在回答本题时要注意“共同结果”这一限定词。题干中提到的进攻德军失败、科尔尼洛夫叛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民瓦解叛乱,这些信息都说明临时政府已经无力应对局势,陷入危机之中。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中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的条件是十月革命,D项不是题干所述事件的共同结果。 答案:B 5.列宁作为十月革命的象征,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列宁之所以“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的十月革命(  ) A.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政治目的 B.率先将社会主义理论付诸实践 C.开创了俄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 D.验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现实意义。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推动了俄国的工业化进程,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答案:C 6.《咬文嚼字》杂志认为下表中的文章片段有知识性错误。其理由是(  ) “列宁领导工人和革命士兵,在俄国首都彼得格勒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苏维埃……” A.“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定性不符合俄国革命 B.“苏维埃”是以俄国农民、资产阶级为主导的 C.文章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领导者有错误 D.文章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发生地有错误 解析:1871年法国建立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因此“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定性不符合俄国革命。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7年4月16日,列宁及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德国最高指挥部推测,这些革命者将破坏亲协约国的临时政府。他们的推测被证明是正确的。列宁即刻发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尤其引起争论的是“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是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 材料二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向这一政策挑战,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继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4月份似乎还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到1917年年底时,许多人准备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而战斗,以便摆脱临时政府,因为临时政府阻碍人们获得极为渴望的和平、土地和面包。 ——《全球通史》 请完成: (1)依据材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