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卫星通信技术基础
卫星通信技术 卫星通信技术基础知识 一、认识卫星通信 中国发明火箭 1945 科幻小说作家Clarke提出卫星通信的概念 世界卫星通信发展状况 截止1999年底 全球有300颗同步通信卫星提供60%洲际通信和100%国际电视转播 全球在轨转发器4467个,在建转发器1793个 1997年世界卫星市场为 512亿美元 2007年预计达 1900亿美元 未来十年全球将发射~1600颗卫星 2000-2010年将发射362颗同步通信卫星 卫星通信使用频段 0.1-0.3 GHz VHF 移动,导航业务 0.3-1.0 GHz UHF 移动,导航业务 1.0-2.0 GHz L 移动业务 2.0-4.0 GHz S 移动业务 4.0-8.0 GHz C 固定业务 8..0-12.0 GHz X 12.0-18.0 GHz Ku 固定,DSS业务 18.0-24.0 GHz K 24.0-30.0 GHz Ka 33.0-50.0 GHz Q 50.0-75.0 GHz V 通信卫星的分类 按轨道 同步卫星(赤道轨道)、移动卫星(非赤道轨道) 按通信范围 国际通信卫星、区域性通信卫星、国内通信卫星 按用途 综合业务通信卫星、军事通信卫星、海事通信卫星、电视直播卫星、气象卫星等 地球同步卫星 根据力学理论,人造地球卫星围绕地球的旋转运动可以仿效地球和行星围绕太阳的旋转运动以及月亮围绕地球的旋转运动。 科学家们通过周密、细致地分析和计算,发现有一个轨道很特殊,那就是运行在赤道上空,高度为35786km的轨道上的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即相对于地球表面是静止不同的,这种卫星称为静止卫星,也称同步卫星。 只有同步卫星才能传播广播电视节目信号。 地球同步卫星的标注 由于同步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所以纬度为0°,因此要表明一颗同步卫星的位置,只需使用经度就可以了。 例如鑫诺一号的标注为110.5°E 表明卫星位于东经110.5°的赤道上空 。 二、卫星通信在中国 中国卫星发展情况 1970年4月24日 东方红一号 1975年11月26日 返回式遥感卫星 1984年4月8日 试验通信卫星 125o 1986年2月1日 实用通信广播卫星 103o 1988年3月7日 实用通信广播卫星 87.5o 1988年12月22日 实用通信卫星 110.5o 1990年2月4日实用通信卫星 98o 1997年5月12日 东方红三号 125o 地域辽阔 960万平方公里 东西南北跨度均超过5000公里 地形复杂,山区占31%,高原26%,丘陵10%,平原仅占31% 人口众多 14亿人口,其中有8亿多农村人口 众多行政村通讯不发达 经济增长迅速 西部尤其是西部农村的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我国广播电视卫星应用情况 我国在11颗卫星上拥有27个转发器,传送中央9套、地方31套、教育电视3套电视节目 中央32套广播节目(40多种语言)及地方20余套广播 中央1,2,7套模拟电视节目,用亚太1A卫星 中央3,5,6,7,8套数字压缩节目,用亚星2号Ku转发器 中央3、4套节目使用泛美2,3,4号卫星,用数字压缩向全球传送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二套节目随同中央电视台第一套电视向全国传送 山东、四川、浙江、云南、贵州五省使用亚太1A卫星,采用模拟信号,其余26套地方节目用数字压缩 国家已经在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利用“村村通”电视卫星直播平台抄送电视和广播节目 多媒体通信和因特网接入 卫星还可用于多媒体通信和因特网接入。 根据INTERSAT 1999年统计,国际上卫星的15%空间段已用于 INTERNET骨干网。 我国INTERNET骨干网接入采用卫星和光缆相结合。 中国主要因特网中均采用了卫星通信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中国科技网(CSTNET)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 中国网通(CNCNET) 中广卫互联网 中国长城网(CGWNET) 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 航天清华一号微卫星 三、鑫诺一号 法国宇航公司SAPACEBUS-3000平台,总功率5130W 星上共38个转发器 卫星含C波段转发器24个, 有882MHz带宽 卫星含Ku频段转发器14个, 有756MHz带宽 设计寿命大于15年,1998年7月18日送入轨道 地球同步卫星,信号可覆盖整个中国及周边地区 四、电磁波 电磁波的理论是在十九世纪内建立起来的。 交变电磁场在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pptx VIP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_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__.pdf VIP
- “扬子石化杯”2024年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江苏赛区)初赛化学.pdf VIP
- 民事诉讼法中案外第三人对执行的异议之诉.pdf VIP
- 车险承保方案.pdf VIP
- “扬子石化杯”2024年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江苏赛区)初赛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临海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pdf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公安机关招聘留置看护警务辅助人员1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模电教案-李国丽.doc
- 2023版中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共识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