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学案:第6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单元总结》(人教版选修2).doc
学案5 单元学习总结
1.早期维新派
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一些曾依附和积极参与洋务的开明士大夫,对西方国家情况的了解日益拓展,开始觉察到西方政治制度的进步,他们关于学习西方的主张,以及更广范围上的政治思想,较前有所进步,具备了初步的维新思想。通常称他们为“早期维新派”,典型人物有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与洋务派相比,他们反对外国侵略的思想明显增强,还主张必须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列强进行“商战”。他们初步产生了在政治制度方面学习、借鉴西方的愿望,赞赏性地介绍西方民主政治的情况,甚至提出在中国实行议会制的主张。早期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具有进步性,不过他们的思想上仍然打着洋务派的深刻烙印,其维新思想还是相对朦胧和处于较低层次的。
2.五权分立思想
五权分立思想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内容之一。它是由西方三权分立的学说发展而来的。五权包括行政、立法、司法、考试与监察权。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础。
3.南北议和
辛亥革命时期,清政府内阁总理袁世凯的代表与南方革命军代表之间的和平谈判。1911年12月初双方达成武汉地区停战协议。18日开始举行全国范围的和谈,谈判地点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厅,南北方首席代表分别为伍廷芳、唐绍仪。双方就停战、国体和召开国民会议等问题进行磋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迫使革命派让步,南方同意在清帝退位和袁世凯赞成共和的条件下,把政权让给袁世凯。2月10日,就清帝退位达成协议,12日溥仪退位。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南北议和”对反革命阵营而言,是帝国主义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一个重要步骤,对革命阵营而言,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妥协退让,不能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又一表现。
4.“洪宪帝制”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五年(1916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袁接受帝位后,改总统府为新华宫,并发行一种以他的头像和龙作图案的纪念金币和银币,准备于1916年元旦正式登极。袁帝制自为的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称帝使北洋集团分崩离析,列强也撤回了对袁的支持。袁世凯众叛亲离,内外交困,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一、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制度的追求
1.君主立宪制
(1)19世纪6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主张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2)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兴起。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主张在中国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资产阶级维新派变封建专制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愿望失败。
2.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1)20世纪初,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提出了“创立民国”的主张,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3)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接着在1912年8月,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希望通过议会选举,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共和。
(4)1914年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将民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比较
1.相同点
(1)三次运动都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发生的;
(2)都涉及军事、经济、文教方面的改革;
(3)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结果都归于失败;
(4)它们对历史的发展进程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不同点
(1)它们发生的年代不同,经历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
(2)倡导者代表的阶级属性不尽相同;
(3)目的和性质不同;
(4)三次运动的内容不尽相同,洋务运动没有涉及政治方面的改革,而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中有政治方面的内容;
(5)就影响而言,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
三、资产阶级几个不同派别之间的比较
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 通过改良,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权 保皇派 康有为、梁启超 救光绪皇帝,反对慈禧和抵制革命 立宪派 张謇 反对革命,反对清朝君主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革命派 孙中山 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四、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与西方的比较
1.从原因和进程来看,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用几百年时间才完成了从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过渡;而中国是在经济落后的基础上只用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封建专制到资产阶级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学案:专题4《烃的衍生物》3.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学案:专题4《烃的衍生物》4.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学案:专题4《烃的衍生物》5.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学案:专题4《烃的衍生物》6.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学案:专题5 第一单元 第1课时《糖类》.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学案:专题5 第一单元 第2课时《油脂》.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学案:专题5 第二单元 第1课时《氨基酸》.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学案:专题5 第二单元 第2课时《蛋白质、核酸》.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学案:专题5《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1.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学案:专题5《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