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材料解析:第五单元 第5课 突显皇权的明孝陵(新人教版选修6).doc
第课 突显皇权的明孝陵
?
?
1.古人对开国皇帝明太祖的称赞
?
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①,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②,戡乱摧强十五载③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④,西汉以后,所未有也。惩元政废弛,治尚严峻,而能礼致耆儒,考礼定乐,昭揭经义⑤,尊崇正学,加恩胜国,澄清吏治,修人纪,崇风教⑥,正后宫名义,内治肃清,禁宦竖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职相维⑦。置卫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太祖实身兼之⑧。
?
──《明史》卷三《太祖纪》赞
?
【解读】《明史》是习称“二十四史”中最后一部,在史书分类中属于正史。《明史》从清初顺治年间就修起,一直修成于乾隆年间,前后三修其稿,历时近百年。最后修书“总裁”为张廷玉。《明史》体例严谨,叙事清晰,观点也比较客观公正,每帝王本纪和名人列传都有“赞”,评价该传主的一生。上引为朱元璋明太祖本纪的赞评。赞评首先评价朱元璋推翻暴虐元朝统治,统一天下的功绩,指出贫穷“布衣”而登基的历代皇帝,除汉高祖刘邦而外,就数朱元璋了。然后又评论在明太祖治理天下之时,文武刑德并举,致使天下太平。尤其吏治的清明,后妃不得干政,宦官不许掌权,这是明朝中后期政治紊乱的重要原因,而明太祖却是严加管禁的。所以“武定祸乱”、“文致太平”,这是他的最大历史功劳。我们读了这一段正史,可以更好地了解明孝陵兴建的背景。明太祖的南京明孝陵,明成祖北京十三陵的长陵,都是在明朝兴旺时期修建的,有它的建筑特色:是一种开国皇帝的气魄和风格。
?
【注释】①这里的“资”,按王力先生《古汉语词典》可释为“资质、禀赋”,又可释为“声望”。是说朱元璋本性聪明过人,又有令人佩服的神武声望。②豪杰景从。景为仰慕之意,是指当时天下豪杰都仰慕他,归从他。③戡乱是平定叛乱的意思。此句意为朱元璋自公元1352年参加元末郭子兴领导的反元起义军起,直至公元1368年正月推翻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和平定各割据势力的战争,共约十五年光景。④崛起布衣,指朱元璋出身贫寒,普通百姓。奄有包括,覆盖之意,奄奠海宇,是统一拥有奠定天下的意思。⑤耆儒即有名望的大儒,《王力古汉语词典》释为“特指资深的老者”。昭揭经义,是指明揭示儒家经典的内容。⑥此句的“正学”指儒学,“风教”即风俗教育。⑦五府六部指五军都督府,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为原设,五军都督府为朱元璋为控制中央军权而新置,为前、后、左、中、右五军。⑧此句夸赞明太祖既有武功,又有文治,两者兼有。
?
2.乾隆皇帝南巡谒明孝陵题诗
?
金陵莅止为巡方,展谒龙蟠羹桂①。
?
保护遗规崇胜国,绍承家法礼前王②。
?
开基洵是过唐宋,继业无能鉴夏商③。
?
形胜不须矜壮丽,为天祐德慎周防④。
?
──转引自《金陵十朝帝王州·南京卷》
?
【解读】这是清朝乾隆皇帝1751年(乾隆十六年)南巡江南时谒祭朱元璋的明孝陵所写的一首诗。此诗现存明孝陵御碑殿,殿中有清康熙帝所题“治隆唐宋”一碑,居于正中,乾隆后题两诗各居康熙碑东西两侧,后面还有两块卧碑,上引为其中一首。从此诗看,乾隆对前朝开国君主有褒有贬,不像祖父康熙一味颂扬。他赞扬朱元璋开国之功的确可比唐宋,但明王朝后期的腐败混乱却和夏朝商朝的败亡相差无几。乾隆还微言大义,针对明孝陵的过于豪奢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应吸取其败亡教训。
?
【注释】①莅音lì,意为临视,监临。第一句意为乾隆来到明孝陵所在的南京不仅为谒陵,更重要是巡视南方,了解民情。第二句叙述展谒龙蟠虎踞的金陵胜地明孝陵摆上了上供的酒食浆汤。②第三句意为保护着前明王朝的陵墓和祭祀规格是为了尊崇过去曾经兴旺过的王朝,第四句讲继承家法还应当礼待前代帝王。③第五句是评论明朝的开国可以称得上远过唐宋。“洵”照《王力古汉语词典》解释有二义,一为“远”,二为“均”,这里可以释为可与唐宋相比。但第六句却批评明朝“继业无能”,没能以夏商为鉴防止衰败。④第七句是对明孝陵的豪奢壮丽建筑略有微辞,所以得出表示壮观盛景不需要耀豪丽。最后一句感慨说为了报答上天的保佑还应该处处想得慎重周到一些。
?
3.朱元璋和诸臣选定明孝陵址
?
钟山①上有云气,浮浮冉冉,红紫间之,人言王气②,龙蜕藏焉③。明太祖与刘诚意、徐中山、汤东瓯定寝穴④,各志其处,藏袖中。三人合,穴遂定。
?
──张岱《陶庵梦忆》
?
【解读】这是我国丧葬史上的一则有名典故,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几位亲密大臣一同定陵址的故事。张岱是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曾参加多部明朝史书的编写。《陶庵梦忆》是他一部笔记体记录明朝史事的随记。上述故事有重要史料价值,告诉我们我国封建社会对丧葬陵墓事宜十分重视,而且特别讲究风水,讲究陵墓的建筑风格与自然景色的和谐优美。因此朱元璋早在生前就和几位相知名臣共同去紫金山为他选陵址,数人一拍即合,即为后来明孝陵。
?
【注释】①钟山即今南京紫金山。②浮浮冉冉,指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学案:5.1《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人教版选修2).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学案:5.3《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人教版选修2).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学案:6.1《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人教版选修2).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学案:6.2《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人教版选修2).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学案:6.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人教版选修2).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学案:6.4《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人教版选修2).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学案:7.1《英国宪章运动》(人教版选修2).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学案:7.2《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人教版选修2).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学案:7.3《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人教版选修2).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学案:7.4《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人教版选修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