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海权意识的演进研究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军事理论”课论文
论文题目 我国海权意识的演进研究
所在院系 经济管理系
专业班级 2013级 经济学本科5班
姓 名 王常凯
学 号 2013101240522
任课教师 王晓鸣
提交日期 2013年12月8日
我国海权意识的演进研究
海权,即海上权利,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是“国家主权”概念自然延伸。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我国的海洋区域
海洋区域包括滨海地带、海岛、领海、毗连区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中国的海洋区域包括中国主权管辖之内的海岸地带、海岛、领海、毗连区、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
中国有漫长的海疆线32000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8000多公里;中国有渤海黄海东海和男孩四个近海和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面等五个海洋区域,其中渤海是中国的内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大部分海域属于中国管辖区域,这四个海的总面积为470万平方公里,其中属于中国的海洋区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
为什么中国古代未能发展成为一个海权大国
中国是一个滨海的大陆国家,海洋空间的发展也曾达到过较高的程度和水平。中国的航海事业在16世纪早于西方并比西方发到,郑和七下西洋是高潮,在1405年~1433年的28年间,中国的船队曾经海航15000英里,其船队的规模、人数、吨位和里程,都远远超出了后来大航海时代欧洲的航海家和船队。但中国并没有因此成为一个海权国家,正如当年梁启超所说:“哥伦布之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达·伽马之后,有无量数之达·伽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为什么一个拥有当时最强大的海上力量的国家没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海权国家呢?因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中国不太可能发展成为强大的海权国家。主要原因有四:
其一,缺乏制度的支持。当时的明王朝,只有皇帝身边的少数人支持向海外显示中国的力量,但上上下下都对郑和下西洋持有强烈的反对意见。
其二,缺乏持久的经济动力。郑和下西洋虽然轰轰烈烈一时,但其实是一场难以为继的亏本买卖,海外扬威等使明朝付出巨大,而所取曾不及一二;只有商业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次才能支撑和推动海上力量的发展,而中国的经济的特点恰恰是重农抑商,海上力量发展缺乏强大的动力。
其三,缺乏海洋文明的支持。中华文化从根上仍是大河文明,统治者缺乏经营海外的战略眼光,中国发达的农业文明也能基本满足百姓的生活需求,普通百姓也对海洋知之甚少,视之为畏途。所以中国这样一个以土地为主要财富、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封建国家,不要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海权国家。
其四,缺乏宗教支持。在中国的文明中,不信鬼神是一个突出的特点。这可能是中国缺乏海外扩张动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宗教是促成欧洲海外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宗教因素,既包括基督教教徒具有的传播上帝福音的使命感,也由于伊斯兰教进行对抗的动力。
中国海权意识的觉醒
古代的中国曾是一个海上力量和航海事业十分发达的国家,自明朝中期逐渐走向衰落。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巨炮轰开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大门,从此来自海洋方向的安全威胁,给中国人留下了无数痛苦的记忆,也促进了中华民族海权观念的觉醒。
考察百年左右的时间,不难看出中国社会转型的清晰轨迹:即从传统农耕“内向型经济形态”向“依赖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经济形态”的演变,由此带动了中国社会的文化、政治、军事、外交、法律、教育、道德、风俗等全面转型。尽管因国际和国内因素的影响,百年转型过程中出现过曲折和断裂,然而基本趋势未变,尤其至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社会转型呈现加速趋势。时至今日,我国对国际能源的资源型商品的依赖程度增加。我国原油、铁矿砂、氧化铝、铜矿石等进口依存度已经高达40%~90%。随着中国日益快速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中国已有史以来第一次进入“依赖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经济”状态,中国正由传统内陆农耕国家演变成现代海洋国家,这是个不容置疑的事实,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
现阶段中国发展海权的必要性
?1大国崛起依托海洋战略具有的普遍性
从五百年大国崛起的轨迹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General Prologue译文.doc VIP
- (新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pdf VIP
- 应用写作教学大纲.docx VIP
- 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教程PPT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自动控制技术(第二版)》技工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Starter单词表-带音标.docx VIP
- 上海仓库 租赁合同范例.docx VIP
- SH_T 3144-2024《石油化工离心、轴流压缩机工程技术规范》.pdf VIP
- (高清版)B 16808-2008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pdf VIP
- 《数据可视化 》 课件全套 杨华 第1--9章 数据可视化概述--- 可视化大屏.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