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课 窦娥冤同步测试 新人教必修4.docVIP

高中语文 第1课 窦娥冤同步测试 新人教必修4.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第1课 窦娥冤同步测试 新人教必修4.doc

1 窦娥冤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捞取(láo) 绣闼(tà)变徵(zhǐ) 寒暄(xuān) B.连累(lèi) 捱靠(ái)湛蓝(zhàn) 罪愆(qiān) C.提防(dī) 冗长(rǒnɡ)衔冤(xián) 祗候(zhī) D.行辈(hánɡ) 枷杻(chǒu)症候(zhēnɡ) 巷口(xiànɡ) 解析 A项,捞lāo;B项,累lěi;D项,症zhèn。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大学毕业五年了,五年中,他曾“南漂”,也曾“北漂”,现在又是“西漂”;他就这样浪荡乾坤,城市走了七八座,工作换了六七种,一直在寻找着适合自己的职业。 B.大陆有“三聚氰胺”事件,台湾有“塑化剂”风波,二者堪可举案齐眉,共同显示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C.真的没想到,向来以严肃著称的班主任在今天的毕业联欢会上,竟然扮成了小丑的模样,他那滑稽的表演、幽默的语言把同学们笑了个前合后偃,我们知道,这是班主任在为面临高考的我们开心解压。 D.企业之间不光有竞争,更应有合作,既然对方已发出善意的信号,我们就应顺水推舟与之和解,以共同应对眼前的困难局面。 解析 A项,“浪荡乾坤”:本义指天下太平,也可指光天化日;B项,“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C项,“前合后偃”,指跌跌撞撞,站立不稳,句中应为“前仰后合”;D项,“顺水推舟”:比喻顺应形势办事。 答案 D 3.在元杂剧中,存在着许多方言、俚语及口语,理解它们对读懂剧本很有作用。下面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端的个有谁问 端的个:究竟,真的 做的个怕硬欺软 做的个:怎么这样 B.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生:深 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行:这边,那边 C.则落得吞声忍气空嗟怨 则:只 没来由犯王法 没来由:无缘无故 D.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 做甚么:为什么 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不明不暗:世道昏暗 解析 D项中“不明不暗”应解为“糊里糊涂”。 答案 D 4.下面对剧中语句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此句唱词化用了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句,属用典,窦娥用它来倾诉多年来所承受的苦楚、闲愁。 B.那里有奔丧处哭倒长城——此句内含“孟姜女哭长城”的典,是窦娥的唱词,窦娥用这个传说来劝婆婆不要再嫁。 C.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这一句中的盗跖、颜渊含借代修辞,用盗跖指代坏人,用颜渊指代好人。 D.汉庭一日承恩召,不说当垆说子虚——这是窦天章的念白,他自比司马相如,企盼摆脱困境,功成名就。当垆:指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曾当垆卖酒;子虚,则指司马相如名作《子虚赋》。 解析 B项的用意应是“埋怨婆婆再嫁,指责再嫁的妇女贪图新欢忘却旧恩”。 答案 B 5.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这句采用了兴的手法,引出窦娥对天地的指斥) B.“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这句运用典故,是窦娥借古人的故事表明自己冤情之深) C.“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这句采用了拟人手法,是窦娥感天动地冤情的直接诉说) D.“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这句采用比喻手法,抒发了窦娥的一腔怨气) 解析 D项未用比喻。 答案 D 6.下列关于元代杂剧的术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外”,角色名,“外末”的简称,扮演老年男子;“净”,角色名,俗称“花脸”;“正旦”,角色名,扮演女主角;“卜儿”,角色名,扮演老妇人。 B.“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快活三”“耍孩儿”“二煞”等都是曲牌名。 C.“科”,戏剧里称角色的动作为科,又称为“介”;“云、道白”,旧戏曲中指用口语而不是用唱的方式表达内容的用语。 D.“折”,是剧情发展的一个较大的段落,相当于多幕剧的“幕”;“楔子”,放在开头相当于“序幕”,放在折与折之间,相当于“过场”。 解析 此题考查对元杂剧有关术语的理解情况。我国音乐分为七声:宫、商、角、徵、变徵、羽、变宫。凡以宫为主的调式称为“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调式叫“调”,统称“宫调”。“正宫”,是宫调的一种,表示声音的高低。“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耍孩儿”“二煞”等才是曲牌名。 答案 B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节选,完成7~10题。 快活三 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鲍老儿 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耍孩儿 不是我窦娥罚下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