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9课 言情词三首单元检测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VIP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9课 言情词三首单元检测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9课 言情词三首单元检测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学案导学设计】2015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9课 言情词三首单元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欹枕(yī)  天籁(lài) 罗绮(qǐ)  彩笺(jiān) B.吟啸(xiào) 凭阑(lán) 羌管(qiānɡ) 熔金(rónɡ) C.风鬟(huán) 蓦然(mò) 旌旗(jīnɡ) 离黍(shǔ) D.如簇(cù) 去棹(zhào) 斜矗(chù) 腥膻(shān) 答案 A  解析 “欹”应读“q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璀璨  兴高采烈  烦躁  鸦鹊无声 B.松弛 贻误商机 遨游 轻歌曼舞 C.端倪 峥嵘岁月 执着 头晕脑胀 D.婉惜 返璞归真 棱角 席不暇暖 答案 B  解析 A项“鹊”应为“雀”。C项“胀”应为“涨”。D项“婉”应为“惋”。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位离开北京二十年的美籍华人,走在大街上,禁不住感叹这座城市与他当初离开时的面貌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B.直播谈话节目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青睐,甚至成为媒体提高收视率的“秘密武器”,但此类节目在海外已遭遇“红灯”,即将成为明日黄花。 C.最近到沿海地区,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D.他准备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并把出售所得捐赠给西南干旱地区,但后来字画不慎遗失使他的计划成了纸上谈兵。 答案 B 解析 B项明日黄花:比喻已经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A项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不强调时间上的差别,此处应用“同日而语”。C项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与后文矛盾。D项纸上谈兵: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尽管推进改革30余年,但作为一个转型大国,客观地看,中国还有相当多的制度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有相当多的政策使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成本居高不下。 B.本次会议在市政府会议室召开,由于会场停车场狭窄,不便停车,请与会人员尽量乘坐公共交通方式前往会场。 C.大会以后,企业领导端正了认识,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大了整顿的力度。 D.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越来越难以得心应手地对付这些挑战。未来美国的全球地位是否会下降,关键在于美国如何调整自己的霸权模式。 答案 D 解析 A项语序不当,“我们尽管”改为“尽管我们”。B项搭配不当,”乘坐公共交通方式”改为“采用公共交通方式”。C项句式杂糅,“围绕……为中心”改为“以……为中心”或“围绕……”。 5.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 (4)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解析 注意字形书写的正确,尤其注意“阑珊”、“蓦然”、“簇”等词语的书写。 二、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6~7题。 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6.词的上片以“红蜡泪”衬托(艺术手法)女主人公“秋思”之深。 7.“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是什么意思?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秋夜三更冷雨,点点滴在梧桐上,这离情之苦 又有谁能理解呢?用人之所闻,描写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那一直滴到天明,没有休止的绵绵秋雨,正如主人公的离情,连绵不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罗敷歌 贺 铸 自怜楚客悲秋思,难写丝桐①。目断书鸿②,平淡江山落照中。  谁家水调③声声怨,黄叶西风。罨画④桥东,十二玉楼空更空。 注 ①丝桐:指美妙的音乐。②书鸿:传书的鸿雁。③水调:曲牌名。④罨画:色彩斑杂的彩画。 8.阅读词作后说说“黄叶西风”的描写,在词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黄叶西风”的秋景描写,把原词句所具有的听觉感受与眼前的视觉感受融为一体,渲染出了一种凄清萧疏哀怨悲惋的意境,与词首悲秋的气氛相照应。 9.前四句和后四句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