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六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doc
【优化探究】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六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
1.(2014·高考浙江卷)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
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
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
D.弄清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
解析:本题以“瓷器”的音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甄别能力。依据题干材料,从“China”到“Qin→Chin-a”说明瓷器在演变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化,要弄清楚瓷器具体的音译应该确定此音译最早来源于“秦”还是“瓷”的信息,故本题选D项。A项考古挖掘难度比较大,不容易实施,故排除;B、C两项均不是获取第一手史料的途径。
答案:D
2.(2013·高考天津卷)“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自宋代至明代,棉花作为纺织原料,其地位日益重要。这得益于棉纺织技术的改进,故选B项。A、C两项不属于“前提条件”;棉花成为经济作物也是棉纺织技术改进的结果,故排除D项。
答案:B
3.(2013·高考北京卷)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解析: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故该船在理论上的最早沉没时间应为C项。在A、B两个时期,荷兰东印度公司尚未成立,故可排除;D项不符合“最早”这一要求。
答案:C
4.(2013·高考福建卷)《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
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表明工匠职业是世袭的,不可更换工种,排除①④,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5.(2014·高考四川卷)(节选)瓷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景德镇位于昌江畔,附近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北宋景德年间,其生产的影青瓷成为贡品,景德镇因此得名。两宋之际和元末的大规模战乱,使定窑、龙泉窑等陆续衰落,相对安定的景德镇,遂成“天下窑器所聚”的瓷都。
元代景德镇制坯、烧瓷等分工不断细化,这时创制的青花瓷、釉里红和卵白釉,至今仍享有崇高声誉。明朝在景德镇创建御器厂,其组织和分工相当细密,“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宣德、成化年间制造的御窑瓷器堪称经典。嘉靖至万历年间,商品经济大发展,加之西欧等海外市场的扩大,“景瓷”销量大增。清初对御窑厂进行了诸多改革,如匠役制改为雇募制,使康乾时代景德镇瓷业再度鼎盛。嘉庆后,因“墨守旧法,且有粗制滥造之弊”,景德镇瓷业渐趋衰落。(据叶)
据材料概括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主要因素。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和比较分析能力。要注意认真阅读材料,从原料、生产环境、政策、技术发展、市场需求等方面归纳概括。
答案:主要因素: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海外需求的扩大;政府的重视,如创建御器厂、改革工匠制度。注重借鉴和改进技术,不断细化分工;注重核心产品的开发,如青花瓷。
一、选择题
1.电影《十二生肖》中的兽首铜像是在乾隆帝时由宫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清晰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这说明当时( )
A.“工官”仍代表手工业的较高技术氷平
B.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冶铜业一直由官府垄断
解析:解读题干,乾隆年间宫廷作品工艺水平高超,故A项正确。明朝中后期时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成为主导,B项错误;C项题干没有体现,C项错误;唐朝时期冶矿业出现私营,D项错误。
答案:A
2.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之事也。”这里的“工师”是( )
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
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 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
解析:西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冲刺集训 第七题 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与应用.doc
-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冲刺集训 第三题 化学中的定量问题.doc
-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冲刺集训 第五题 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doc
-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冲刺集训 第八题 综合实验题.doc
-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冲刺集训 第六题 基础实验题.doc
-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冲刺集训 第十一题 化学与技术.doc
-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冲刺集训 第十三题 有机化学基础.doc
-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冲刺集训 第十二题 物质结构与性质.doc
-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冲刺集训 第十题 化学基本理论的综合题.doc
-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冲刺集训 第四题 常见无机物性质及综合应用.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十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十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十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3.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十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4.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十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专题整合.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十一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十一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十一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整合.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十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十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