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限时检测:20《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oc
课时限时检测(二十)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不属于细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有( )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变异 ④环境条件的变化 ⑤染色单体互换 ⑥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
【解析】 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含染色体,且分裂方式为裂殖,不能进行有性生殖,由此可知细菌产生的可遗传的变异不包括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及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且环境的变异引起的变异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 C
2.据报道,加拿大科学家研究发现选择特定的外源DNA(脱氧核糖核酸)片段并将其嵌入到细菌基因组的特定区域,这些片段便可作为一种免疫因子,抵抗DNA裂解酶入侵,此项技术有望解决某些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难题。这种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DNA分子杂交
【解析】 读题干信息“外源DNA片段嵌入细菌基因组”,可知此项技术为基因工程,其原理为DNA分子重组或基因重组。
【答案】 B
3.某正常人无致病基因,甲、乙、丙三人均表现正常。这四个人的7号和12号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对应的碱基排列顺序如表所示。以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正常人 甲 乙 丙 7号染色体 CTT CAT CTT CAT 12号染色体 ATT ATT GTT ATT A.甲、乙、丙三人表现正常的原因一定是致病基因为隐性突变所致
B.若表中碱基所在的链为非模板链,则基因突变前后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量不变
C.若甲、乙、丙体内变化的基因均为致病基因,且甲为女性,乙、丙为男性,则甲不宜与丙婚配
D.7号、1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解析】 该变异是基因中碱基序列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突变。甲、乙、丙三人表现正常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隐性突变,也可能是基因突变未改变其控制的蛋白质的结构;若变化的基因为致病基因,则甲、丙具有相同的致病基因,后代易出现隐性基因纯合现象。
【答案】 A
4.下面描述的生物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且生物界各种生物都有可能产生的是( )
①长在边际的玉米比田中心的玉米粗壮产量高 ②流感病毒有几百个变种,且新亚种不断产生 ③“R型活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后代产生S型活菌 ④果蝇的白眼
⑤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⑥人类的红绿色盲
⑦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⑧猫叫综合征 ⑨高山草甸多倍体植物居多
A.②③⑥⑦ B.①③⑥⑦⑧
C.②④⑥⑦ D.⑤⑧⑨
【解析】 ①是光照、CO2供应等差异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②、④、⑥、⑦的成因为基因突变;③类似于转基因技术,是广义的基因重组;⑤是基因重组;⑧、⑨依次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根据题干要求,只有基因突变属于生物界各种生物都可以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 C
5.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获得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非同源染色体片段之间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发生在水稻根尖内的基因重组比发生在花药中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
【解析】 获得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过程是基因工程技术,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非同源染色体片段之间局部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不是基因重组,B错误;在减Ⅰ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发生在水稻花药中的变异比发生在根尖内的变异更容易遗传给后代,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中,水稻根尖内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答案】 C
6.下图有关生物变异来源概念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图中的④的改变
B.图中⑤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C.表中的①②可分别表示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③的结构改变不一定会造成生物性状的改变
【解析】 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结构的改变;⑤过程是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①②可分别表示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结构改变不一定会造成生物性状的改变。
【答案】 B
7.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基因可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基因不可突变为A基因
B.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属于染色体变异
D.杀虫剂作为化学因素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解析】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由a1也可突变为A;C项的生物技术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8章 第6节 双曲线(新课标).doc
-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8章 第7节 抛物线(新课标).doc
-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8章 第9节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新课标).doc
-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9章 第1节 随机抽样(新课标).doc
-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9章 第3节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统计案例(新课标).doc
-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解答题专题突破(一)高考中的导数应用问题(新课标).doc
-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解答题专题突破(三)高考中的数列问题(新课标).doc
-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解答题专题突破(二)高考中的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新课标).doc
-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解答题专题突破(五)圆锥曲线的热点问题(新课标).doc
-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解答题专题突破(六)概率与统计的综合问题(新课标).doc
最近下载
- 新教材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题解题规律提炼汇总.pdf VIP
-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pptx VIP
- 22S52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docx VIP
- 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施工方案.docx VIP
- HD微机继电保护测试系统说明书.pdf.comp.pdf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Lesson99-100练习题.docx VIP
- 12S8排水工程图集.docx VIP
- DZ_T 0181-1997水文测井工作规范.pdf
- CJJ 143-2010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4浮梁县教体系统“归雁计划”选调历年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