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滚珠型弧面分度轮机构的啮合特性研究
摘要
摘 要
滚珠型弧面分度凸轮机构作为一种新型间隙传动机构,采用滚珠作为传
动媒介,实现了“旋转一一旋转变换的滚动传动,因滚珠旋转轴线不受约
束,具有适应性强、传动效率高、高速性能好、传动精度高、残余振动小等
优点,能够在数控机床等大型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上实现高速、高精的分度
运动,对于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工程实
际出发,以提高机构的分度精度、运动平稳性和啮合效率为目的,研究了机
构的啮合特性,分析其结构、受力、预紧、润滑、运动学、啮合效率和疲劳
寿命等,研究完善了机构的啮合理论,为机构的实用化和进一步应用奠定了
理论基础,也为机构的优化设计和制造提供理论指导,主要开展了如下研究
工作:
对新型机构的具体结构型式进行了研究分析,机构的具体结构型式决定
了其传动性能,是性能分析和优化的基础,结构的合理性决定着加工的难易
程度和制造成本,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凸轮工作滚道曲面形状及截形、分度盘
和滚珠防脱结构。借鉴滚动轴承和滚珠丝杠的设计使用经验,采用双圆弧截
形滚道可以抑制滚动螺旋传动中滚珠的侧向滑移,减少摩擦;应用表明滚道
半径和滚珠直径比取值范围为0.51~0.56,此时机构的承载能力强,弹流润
滑油膜较厚,摩擦较小;分度盘采用整体式结构,在径向圆柱面加工出球窝,
为实现可控点接触,抑制滚珠的侧向滑移,球窝也采用双圆弧截形;滚珠防
脱装置采用滚珠保持架,工作可靠。最后应用空间啮合理论和旋转变换张量
法推导出双圆弧截形滚道的滚珠型弧面分度凸轮廓面方程和啮合方程,分析
了机构的压力角和影响因素,得出了同时参与啮合的几个滚珠与相应凸轮滚
道的压力角不同,且压力角随凸轮转角变化,采用不同的运动规律机构压力
角不同。
滚珠与凸轮滚道为点接触,接触应力大,为防止凸轮滚道和滚珠的剧烈
磨损与疲劳破坏,在设计时进行接触强度校核,因此对机构的受力展开了分
析。安装时机构需要预紧,预紧力施加在滚珠上,传动时工作台和分度盘载
荷也施加在滚珠上,滚珠承受两个力的合力。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则,首先
山东大学博十论文
研究了机构的载荷力分配,即计算每个滚珠承受的载荷力,然后分析了机构
的预紧方法、预紧量和预紧力的关系,最后根据力的合成原则合成滚珠总的
受力,进行了强度校核。
为保证传动的连续性和平稳性,机构有一定的重合度,在传动过程中,
有多个滚珠同时参与啮合,参与啮合的滚珠数目和受力周期性变化,为精确
计算每个滚珠的受力,研究了机构的载荷分配。根据机构的载荷特点,应用
赫兹接触理论、机构变形协调条件和力矩平衡原理,推导出载荷在每个参与
啮合的滚珠中的分配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惯性载荷是机构的主要载荷,受凸
轮运动规律中加速度影响变化较大;由于凸轮滚道在不同接触点的法线、切
线和主曲率不同,每个参与啮合的滚珠承受的载荷力不同;载荷的分配随凸
轮转角变化,并受结构参数和运动规律的影响。
分析了机构的预紧,滚珠型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工作在预紧状态下,以提
高机构的刚度和承载能力,消除制造和安装误差的影响,实现无间隙啮合传
动。分析了机构的预紧方法,表明预紧改变了滚珠和凸轮滚道的接触点,影
响机构的啮合特性和啮合效率,甚至让机构产生啮合干涉。应用赫兹接触理
论、轴的弯曲变形理论和轴承弹性变形理论,分析了预紧调整量与机构的弹
性变形和接触预紧力的关系。计算表明预紧力不仅和预紧量有关,还与机构
的几何刚度有关,预紧力和预紧调整量成非线性关系,预紧时凸轮轴和分度
盘轴产生的弯曲变形量i114,,可以忽略,同时参与啮合的滚珠产生的接触预
紧力不同,并随凸轮转角的变化而变化。比较了采用双圆弧截形滚道与单圆
弧截形滚道的凸轮机构预紧时的预紧力和预紧后机构的压力角,表明采用双
圆弧截形滚道的凸轮机构预紧力更连续,压力角变化更小,机构运动更平稳。
考虑到滚珠承受载荷力与预紧力的联合作用,进行了接触强度校核,分
析了采用修正等速、修正梯形加速度和修正正弦加速度三种运动规律时滚珠
和凸轮滚道之间的接触应力在分度期内的变化,结果表明珠与分度盘球窝之
间的接触应力小于滚珠与凸轮滚道之间的接触应力,并且接触应力随凸轮转
角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提出只校核滚珠与凸轮滚道之间的接触应力,并作为
失效分析的依据。受惯性载荷的影响,采用不同的运动规律产生的接触应力
不同;分度期滚珠和凸轮滚道间的接触应力较大,停歇期接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疗机构内麻醉、精神药品使用与管理制度.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苏州专用)-A4.docx VIP
- 周杰伦所有歌词(14张专辑-包括床边的故事)呕心沥血已经整理完毕可打印.doc VIP
- 中古时期郡望郡姓地理分布考论.docx VIP
- 机械工程材料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论文-关于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调查与探讨.docx VIP
- 2025年高压电工证题库(附答案).docx
- 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投标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