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机械毕业设计1653真空熔炉设计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1 绪 论 1.1 非晶合金发展概述 非晶态合金不具备长程原子有序,也叫玻璃态合金,是新型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非晶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高的强度、硬度等),耐腐蚀性能,软、硬磁性能以及储氢性能等,在机械、通讯、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乃至国防军事上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因此,开发块体非晶合金成为这类材料实用化的重点。 1943年,德国物理学家Kramer用蒸发沉积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了非晶态薄膜,自此,非晶的研究逐步开展。1951年,美国物理学家Turnbull通过水银的过冷实验,提出液态金属可以过冷到远离平衡熔点以下而不产生形核与长大,达到非晶态,Turnbull是非晶态合金的理论奠基人。 1960年Duwe等采用熔体快速冷却方法首先制备出Au-Si非晶态合金。1969年,Pond等用扎辊发制备出了长达几十米的非晶薄带。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制备出厚度小于50μm、宽15cm的连续非晶薄带。1974年Chen在约103K/s的冷却速度条件下用Pd-Cu-Si熔体首次得到毫米级直径的非晶。20世纪80年代前期,Turnbull等采用氧化物包覆技术以10K/s的冷却速度制备出厘米级的Pd-Ni-P非晶。20世纪80年代,A.Inoue等在日本东北大学成功发现了La-Al-Ni和La-Al-Cu等三元合金。此后,又制备了厘米级的四元和五元块体非晶合金。2000年Inoue课题组成功发展了高强度Cu-Zr-Hf-Ti和Co-Fe-Ta-B快体非晶合金。2003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Lu和Liu使Fe基非晶合金的尺寸从过去的毫米推进到厘米级,最大直径可达12mm。此后哈工大沈军等又将Fe基快体非晶合金尺寸提高到16mm。最近,中科院金属所的Ma等发现了尺寸可达25mm的Mg-Cu-Ag-Pd非晶态合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基金属玻璃材料—直径为35mm的镧基金属玻璃系,由浙江大学蒋建中等研制成功。由此,发现具有大的非晶形成能力的非晶合金系是目前比较重要的。 锆基非晶合金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晶合金系列在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多组元锆基非晶合金系列都具有较低的临界冷却速度,采用传统的方法如吸铸法,水淬法等均可以将其制备成大块非晶。目前,通过负压铸造法已制备出直径达30mm1.2 Zr基非晶合金的性能 1.2.1 力学性能 非晶合金的原子呈长程无序排列、没有晶体缺陷, 使其具有独特的变形行为和力学性能。一些典型锆基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如表1.1所示。 表1.1 Zr 基非晶合金的典型力学性能 1.2.1.1 弹性 虽然块状非晶合金的弹性模量由于合金体系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别,但与相同成分的晶态合金相比他们的弹性模数值较低,弹性应变量却很大,可达2%左右。Zr 基非晶合金具有极高的弹性比例,Howmen 公司已成功开发出Zr基非晶合金的高尔夫球杆。表1.2为典型Zr 基非晶合金的杨氏模量和断裂强度。 表1.2 Zr 基大块非晶合金的杨氏模量和强度 1.2.1.2 强度和硬度 图1.1 为Zr基非晶合金与La-、Mg-、Pd-、Fe-基非晶合金, 以及一些典型的晶态合金的抗拉强度、硬度与弹性模量间的关系。可以看出, Zr 基非晶合金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和硬度, 远高于晶态合金。 铸态 非晶合金的屈服强度为1.56GPa, 断裂强度为1.65 Gpa; (x=7.5%~12.5%)块体非晶合金的压缩断裂强度和硬度分别1.73~1.86 GPa 和693~824 HV, 并随Ti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经高强脉冲电流预处理的 大块非晶在不发生晶化的条件下其抗压强度最高达2.02GPa。可见Zr基大块非晶合金的强度仍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 对非晶合金的动态压缩试验表明, 在高应变速率(102~/s)下, 屈服强度对应变速率不敏感。Bruck 等人发现, 试样的长径比对 非晶合金的压缩屈服强度有较大影响。但在动态载荷作用下,压缩强度对长径比的变化不敏感。大块非晶合金的强度还受制备方法的影响。如采用压铸法和铜模法制备的Zr-Al-Ni-Cu 非晶合金的弯曲强度, 前者要比后者高得多, 这是由于这两种方法在冷却过程中造成的残余应力差别很大的缘故。Liu 等研究了一系列试验环境下的拉伸和压缩行为, 结果表明试验环境并不影响块状非晶合金的强度和韧性。 1.2.1.3 塑性和韧性 室温下非晶合金一般呈现脆性断裂特征, 塑性变形量主要由应力状态决定。在拉伸条件下, 非晶合金的变形局限于一狭窄的剪切带内, 塑性变形也集中于剪切带内, 而在试样其他部分仍保持刚性状态。在弯曲条件下可产生多个剪切带, 相应地增大了伸长率。 Conner 等人和Gilbert 等人最早对块状 非晶合金的断裂韧性()进行了测试。采用三点弯曲法, 试样的厚度为2.2mm,测得约55。相当于高强钢和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