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厕所发展史》.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厕所发展史》.doc

中国厕所发展史 2010-03-13 12:52:32|??分类: 返朴寻真 阅读267 评论4 ??字号:大中小?订阅 ? ??江苏省常熟县浒浦镇1952年建起的公共厕所。厕所旁有盛满清水的水池,专供洗刷马桶之用。 人类生活吃喝拉撒,厕所必不可少。它不仅见证了人们的生存状态,更见证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厕所已不再是污秽的代名词,而越来越成为清洁、雅致、文明的处所。 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清洁工人开始采用真空自动抽粪车,用皮管代替人工操作清掏窖式厕所的粪窖 ?刷马桶(便器)是上海老街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项。76岁的杨阿梅(右)风趣地说,她家的马桶是上海滩上最后的马桶了。2002年的夏天,地处上海北翼的宝山区十四街坊的800余户居民,在这个百年老街的狭窄小巷和拥挤的弄堂里熬过最后一个酷暑,迁入带有卫生间的新居 1965年11月,河南省防疫站把适合在山区、平原农村使用的猪圈、厕所制成模型,向河南省卫生员代表会议的代表介绍 ?福建省莆田县山区常太村建起的村边蘑菇形公共厕所。莆田县经过3年的农村厕所革命,到1998年2月消灭了近20万个露天厕所,使20万农户中的88%以上的人家用上了室内卫生间。 ?厕所最迟在城市出现以后就该有了。据《周礼》记载,我国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就在路边道旁建有厕所。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那么完善,我看过的无论是纪南城还是郢都的复原模型,城市建设都是完整的,城墙城门就是那个样子了,甚至河槽水门一应俱有,厕所肯定是有的。 东汉许慎《说文字释》中诠释「厕」字时说,「厕,言人杂在上,非一也……厕,清也,言至秽之处宜常修治,使洁清也。」关于“厕”这个字,不知当不当从许慎的解释,有人的解释是厕(古字上广下则)就是从广,广像屋;从则,则当侧,这可将厕所解释为“设于房子旁边的侧屋”。《辞海》则说:“厕,同‘侧’。”《说文解字》注:“侧,旁也。”厕,就是指它一般建在住宅旁边较偏僻的地方。 《墨子.备城门》等篇中有“城上五十步一厕所”,“上厕所为城上之厕”,“溷则城下积不洁之处”。这里提示了建在城墙上的就是“厕所”,建在城墙下的就是“溷”,这个字也可以写作没有三点水的右边那个。墨子是守城专家,在城墙上建厕所,是为了让宋城士兵方便大便。五十步一厕,让士兵不远离岗位而就可以解决问题。在城下建厕叫溷,当城市被围困时,城内人到指定地点使用厕所,以便让粪便得到统一处理,避免到处拉屎造成环境污染,产生瘟疫。真是周到。“溷”字在古汉字中就是猪在圈中的意思,所以说在春秋时期甚至秦汉时期,是有这样一种厕所形态的,就是厕所建在猪圈的上面,有个管子通下来,人的粪便拉下来后就掉到猪圈里头,和猪以及猪粪共同生存,据说是为了积粪。但是我觉得首要问题还是,人粪猪粪一起管理,以免分两次清理,岂不是省事。这个厕所的样子,我在武汉博物馆一个东汉墓葬品里头看见了,是个陶土制的厕所模型。不过这家人真是有趣,拿厕所做陪葬,难道是怕主人死了以后在阴司要上公厕又没有钱么。 至于不养猪的家庭怎么办?天子诸侯养猪么?所以他们的厕所有另外的形态。据说是这样的:挖个大坑,据说是深不见底的,然后上面盖上木板或者石板,留出一个或大或小的洞,人就蹲在洞的上方解决。这种洞绝对不是什么细小的洞,因为“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81年的一天中午,晋景公姬獳品尝新麦之后觉得腹胀,便去厕所屙屎,不慎跌进粪坑而死。姬獳很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殉难于厕所的君主”,不过我觉得应该也是最后一个吧!但是溺毙于厕所的普通人应该不在少数。这应该不是历史的偶然事件。只要是这种形态的厕所,就必然会有这样的事件发生。想想,人类的生理规律导致的,厕所注定是要每天被使用的,一天哪怕仅仅只有一次,一辈子也不知道应当要有多少次。古人就是这样不得不把自己的性命暴露在这种的不能避开的危险中。所以,试图穿越回先秦的人们,还是思量一下再做决定。 另外一种厕所形态据说是便池。从别处摘抄如下:“豫东所发现西汉梁孝王之王后墓,为目前国内最大崖洞墓,其主要建筑结构有天井、贮冰室、车马室、排水道、棺床、庖厨、浴室、厕所……墓中最为叫绝的用具之一就是厕所——便池右侧立一石质扶手,镶于便池后立石板中,坐便池上有两块靴状画像石,其上用阴线刻手法刻画有楼房,常青树和几何纹图案,这一两千多年前的坐便已不亚于现代装饰豪华的坐便池。”因为没有去看过实物,我有一点想象不能,难道所谓的便池类似现在的坐式马桶么?那么,在自动冲水系统不曾出现的西汉,他屙下的东西怎么办?一种想象:便池是可以拿到别处去倒的活动式的,若是这样这便是马桶了.另外一种:便池是有一个洞的,通往下面深不见底的屎坑的,只不过吸取了晋景公的教训,在屎坑的上方作了文章,以至于人要掉进去变得不容易了。第三种想象:这个便池已经是现代坐式马桶的这种完成式

文档评论(0)

wgv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