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埃达克岩的时空分布及其形成背景附:《国内关于埃达克岩的争论》》.pdfVIP

《中国埃达克岩的时空分布及其形成背景附:《国内关于埃达克岩的争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埃达克岩的时空分布及其形成背景附:《国内关于埃达克岩的争论》》.pdf

第10 卷 第4 期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VOI. 10 NO. 4 2003 年10 月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 Oct. 2003 中国埃达克岩的时空分布及其形成背景 附:《国内关于埃达克岩的争论》 1 2 1 1 3 张 旗 , 王 焰 , 刘红涛 , 王元龙 , 李之彤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2 . 香港大学 地球科学系,中国香港; 3 . 国土资源部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2 ) 摘 要:中国的埃达克岩出露很广,几乎遍及全国各地(除两广和湘黔4 省区外),主要集中在古亚洲 洋造山带、吉林- 黑龙江东部以及中国东部地区,其次为秦祁昆造山带、新特提斯造山带以及青藏高 原,在中国南方仅有零星的分布。中国最早的埃达克岩位于赣东北蛇绿岩中(1 000 Ma ),最年轻的第 三纪埃达克岩产于青藏高原(60 ~ 10 Ma )。中国各地的埃达克岩可大体分为O 型和C 型埃达克岩两 类,主要反映了板块俯冲和地壳加厚2 个不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文中还讨论了不同地质时期由埃 达克岩所指示的板块消减事件和陆壳加厚事件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关键词:埃达克岩;分布;时代;俯冲;地壳加厚;构造背景 中图分类号: P588.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2321(2003 )04 0385 16 [1] 埃达克岩(adakite )是Defant 等(1990 ) 在研究 要的埃达克岩被遗漏了。还由于较早的地球化学数 阿留申群岛火山岩时提出来的,指的是发育于岛弧地 据的可靠性较差,有的数据不全(例如许多资料尽管 区的具有特定地球化学性质的一套中酸性火山岩和 有REE 数据,但是缺少Sr 的数据),因此,本文所列 侵入岩的术语。其地球化学标志是: 举的埃达克岩可能还存在某些问题,不排除经核实有 ! (SiO2 )> 56% ,高铝(! (AI O ) 15% ),! (MgO ) 3% (很少 部分埃达克岩被否定的可能。笔者衷心欢迎有兴趣 2 3 > 6% ),贫Y 和Yb (! (Y ) 18 g/ g ,! (Yb ) 1. 9 的同行的修改、补充和批评。 < ! < !g/ g ),Sr 含量高( 400 !g/ g ),LREE 富集,无Eu 异 常(或有轻微的负Eu 异常)。埃达克岩富Si ,说明是 1 中国埃达克岩的时空分布 地壳熔融的;贫Y 和Yb ,暗示部分熔融时有石榴石稳 定存在;富Sr 、Eu 和Sr(相对于Ce 和Nd )具正异常, 据不完全的资料,中国埃达克岩出露很广,几乎 [1,2 ] 说明熔融时斜长石在源区不稳定 。因此,埃达克 遍及全国各地(除两广和湘黔4 省区外)。在造山带 岩最重要的地球动力学意义在于,它是深部地壳熔融 和非造山带均有分布,前者主要集中在古亚洲洋造山 形成的。如果与板块俯冲有关,大约来自70 ~ 90 km 带和环太平洋造山带(吉林- 黑龙江东部),其次为 [1] 的深度 ;如果与板块消减俯冲无关,则来自加厚的 秦祁昆造山带、新特提斯造山带以及皖南- 赣东北造 下地壳(深度至少 40 km )。 山带;后者主要出露于中生代的中国东部高原以及新 我国的埃达克岩分布很广,除了个别省份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yj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