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临床中如何合理利用抗菌药物.ppt
在临床中如何合理利用抗菌药物 医学百事通 名词解释-1 MIC(minimal inbitory concentration)最低抑菌浓度 MBC(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最低杀菌浓度(99%) MIC50 抑制50%细菌生长似的MIC MIC90抑制90%细菌生长似的MIC 名词解释-2 MRSA(methicill-resistant staphylocoaus aureus)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株 ORSA(oxa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aus aureus) 耐苯唑西林的金葡菌株 MRSE(methicill-resistant staphylocoaus epidermidis) 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菌株 名词解释-3 抗感染药物(anti-infective agents)治疗各种病原体(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细菌、真菌、原虫、蠕虫病等)所致感染的各种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 anti-microbial agents ) 含义较抗感染药物略窄,不包括抗原虫、蠕虫的药物。 名词解释-4 抗菌药物( anti-bacterial agents )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活性的各种抗生素及化学药物(如磺胺类、喹诺酮类、噁唑烷酮类、硝基咪唑类) 抗生素( antibiotics )具有抗微生物、抗肿瘤、免疫抑制等生物效应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生物素)及其半合成衍生物统称为抗生素。 名词解释-5 PD(ADR 、DI) 药物 机体 PK (含病原体) 二、合理用药的三项任务 1、抗菌药类别和品种的选择(合理选用) 2、抗菌药给药方案的选择(合理使用) 3、抗菌药联合方案的选择(合理联用) 三、临床药学与合理用药 (一)抗菌药应用的基本原则一、有指征应用抗菌药 首先确证病人有病原菌感染,然后综合病人的病原、病种、病情以及抗菌药的临床药学来选择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二) 细菌耐药性的生化机制-1 1、抗生素的渗透障碍、细菌壁或细菌外膜通透性的改变; 临床研究很多细菌在不利于其生存的环境下能产生一种多糖蛋白(生物被膜)包绕于菌外,使抗生素不能穿发挥抗菌作用。在许多慢性感染特别是绿脓杆菌的气道感染,生物被膜形成右能是一个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具有破坏生物被膜的作用。 细菌耐药性的生化机制-2 2、产生低亲合力的受体;细菌染色 体的突变和/或耐药质粒的获得均可 改变抗生素作用的靶位,使抗生素 与细菌相应部位的亲和力明显降低。 细菌耐药性的生化机制-3 3、细菌产生铁化酶或灭活酶:常见β-内酰胺酶,氨基糖甙类铁化酶等,存在于胞壁与外膜之间,使进入细菌外膜内的抗生素失活,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细菌产生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C),几乎可使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失效。 细菌耐药性的生化机制-4 4、主动外排系统:细菌通过自身分解的改变,将进入细菌外膜内的抗生素排出。 5、细菌可通过改变自身代谢过程,或产生相应的抗生素拮抗剂束避抗生素对真损伤。 6、MRSA、ORSA、MRSE 一、类别选择的重要意义 1、类别是选择药物的总纲领,只有分清类别,把握类别的共性特征,才能奠定合理选药的理论基础. 2、目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医保目录》,以及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抗菌药,以化学结构分类为主,可见掌握抗菌药的化学结构分类的重要性。 3、根据临床指南进行选择。 二、品种选择 合理选用抗菌药在掌握类别共性特征的基础上,分清品种之间个性特征差别,并应根据各种临床指南来进行选择。 (二)?-内酰胺类 -1 青霉素类 ☆作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和阴性球菌的青霉素(青霉素G、青霉素V) ☆耐青霉素酶的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氟氯西林) (二)?-内酰胺类 -2 ☆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抗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替卡西林、哌拉西林) ☆作用于革兰阴性菌的青霉素(美西林、匹美西林、替莫西林)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一、头孢菌素的化学分类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两类: 1) 头孢烯和碳头孢烯主要抗需氧菌 2) 头霉烯和氧头霉烯 抗需氧菌和厌氧菌 二、按给药途径分类 1、注射头孢菌素类,用于重症感染,发展为4代。 2、口服头孢菌素用于用于轻、中度感染,或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