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案例
(一)“秦火火”网络造谣案
2013年4月份,网民“秦火火”在网络上发表了一条诋毁雷锋形象的微博,
微博称“雷锋1959年为自己添置的皮夹克、毛料裤、黑皮鞋等全套高档行头加起
来价值90元左右,而雷锋一个月才六块钱。”这则消息引发了大量网民对“秦火
火”的不满。接到群众举报后,北京警方立即开展工作,通过缜密侦查,一个以
“秦火火”、“立二拆四”为首,专门通过互联网策划制造网络事件、制造传播
谣言的网络推手公司浮出水面。警方在调查中发现,秦、杨等人先后策划、制造
了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如“7.23”动车事故发生后,故意编造、散布中国政府
花2亿元天价赔偿外籍旅客的谣言,2个小时就被转发1.2万次,挑动民众对政府
的不满情绪;编造雷锋生活奢侈情节,污称这一‘道德楷模的形象完全是由国家制
造的;编造一些地方公务员被要求必须向红十字会捐款的谣言,恶意攻击中国的
慈善救援制度。2北京警方现已将“秦火火”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
北京市公安机关将“秦火火”网络造谣的行为定性为寻衅滋事行为,可谓是
司法实践的一次突破,但同时也引起了媒体舆论、刑法学界以及司法部门的热烈
讨论。2013年9月,两高通过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
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第五条第二款将利用网络信息造谣传谣的行
为纳入到了寻衅滋事罪的范畴。在案件移交给检察院审查起诉之后,若检方仍然
依照“寻衅滋事罪”的罪名对“秦火火”提起公诉,承审法院依然按照“寻衅滋
事罪”对其定罪量刑。那么这一判决将成为网络空间中寻衅滋事罪的首例判决,
它的“首判效应”可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刘军涛.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
JJ 1口
http://societype叩le.com.cn/n/2013/0821/c223276html,2014午1
.2-
一、案例
(二)金某造谣消防队雇凶伤人案
2011年3月10日,金某在与人闲聊时听说了一件事:勇佳县丰琳镇大庙村发
生了雇凶伤人的事,据说雇凶的钱是市消防队出的。随后金某便在温州某论坛发
了一条题为“真的骇人听闻:传勇佳县丰琳镇大庙村恶性雇凶伤人案资金来自市
消防支队”的帖子,污称巾.消防支队为征地建训练基地而雇凶伤害村民。帖子一
发,瞬问引来众多网民点击。公安机关认为他在网上发布未经证实的信息造成公
共秩序严重混乱,遂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将其刑事拘留。金某辩解称:帖中所写
事实是听别人说的,并无虚构事实、散播谣言的行为;“损害消防支队形象”不能
称之为扰乱公共秩序;自己没有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意图。对此,公安机关认为:
金某在网络上传播的言论与客观事实不符,金某的行为是散布谣言的行为;金某
的行为损害了市消防支队和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足以称之为扰乱了公共秩序:
金某明知道这种行为会扰乱公共秩序仍然放任后果的发生,明显在主观上持间接
故意。3最后检察机关未对金某提起公诉,金某被刑拘数日后释放。
3陈东升.是造谣还是斟.’i获罪.温州西.起网络造谣案庭1|f交锋激烈
cn/GBhtml,2014年1月19日.
http://legal.pe叩le.com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案例中的争议焦点
通过对两则案例的分析可知,两案都是发生在《解释》出台之前,但“秦火
火”网络造谣案的审判将在《解释》出台后进行。这就意味着“秦火火”的处罚
依据是《解释》中关于网络寻衅滋事罪的规定。金某案发生在2011年,其处罚依
据只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4,而当时刑法对此类行为并未做出
明确规定。尽管如此,金某造谣消防队雇凶伤人案对于《解释》中关于网络空间
中寻衅滋事罪规定的理解和适用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虽然两则案例发生时间相
差许久,但通过对比分析不难发现,金某和秦某的行为基本相似,都是在网上造
谣传谣并造成一定的秩序混乱。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