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新城开发模式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内外新城开发模式研究 二零零八年七月 目 录 第一章 新城发展历程与背景 6 一、 大都市的发展历程 6 二、 新城开发背景 8 1、 大都市发展过程遭遇严重的“城市问题” 8 2、 新城开发成为大都市病的解决方案 8 第二章 新城开发理论分析 11 一、 新城开发主要理念 11 1、 新城市主义的主要理念 11 2、 美国新城市主义的理论 11 3、 田园城市开发理念 12 4、 新城的分类 13 二、 国内外主要国家新城开发分析 14 1、 政府规划引导,新城开发公司具体操作的英国新城开发 14 (1) 英国新城建设的背景 14 (2) 英国新城建设的目标 16 (3) 英国新城开发的三个阶段 16 (4) 新城开发的组织运作 17 2、 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韩国新城开发 19 (1) 新城开发背景 19 (2) 新城开发的理念 19 (3) 新城开发形式 20 (4) 新城开发的若干措施 20 (5) 新城开发的问题与成就 21 (6) 结论 22 3、 以私人开发商为主体,政府政策倾斜的东京新城开发 22 (1) 东京新城开发的背景 22 (2) 日本私营铁路公司的业务范围 23 (3) 日本铁路公司的土地运作 23 (4) 日本政府政策引导与保障 23 4、 公私合作投资建设的香港新城开发 24 (1) 新城开发背景 24 (2) 新城投资建设 24 (3) 相关营运公司的运作 24 第三章 新城开发案例分析 26 一、 田园城市案例之一:斯蒂文乃奇(Stevenage) 26 1、 概况 26 2、 住区布局 26 3、 新城中心及步行街区 27 4、 斯蒂文乃奇新城的问题 27 二、 田园城市案例之二:密尔顿?凯恩斯(Milton Keynes) 34 1、 概况 34 2、 新城选址和规划 35 3、 新城的建设 35 4、 新城的规划特征 38 5、 密尔顿?凯恩斯的成功因素 41 6、 密尔顿·凯恩斯新城的问题 43 (1) 密尔顿·凯恩斯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43 (2) 密尔顿·凯恩斯的总体密度偏低 44 (3) 密尔顿·凯恩斯在财务方面是失败的 45 三、 边缘新城案例之一:哥伦比亚新城 46 1、 基本情况 46 2、 发展历程 47 3、 规划的制定 47 4、 新城的建设 48 5、 市场反应 48 6、 新城出现的问题 49 四、 边缘新城案例之二:里斯顿 50 1、 里斯顿概况 50 2、 开发历程 51 3、 今日里斯顿 53 4、 先进的规划理念 54 5、 里斯顿成功的关键因素 56 6、 从罗伯特E 西蒙破产想到的:私人开发商主导的新城,政府的支持不可少 57 五、 TOD新城案例之一:美国奥润柯 57 1、 波特兰地区规划理念变迁与TOD发展 57 2、 发展历程 60 (1) 历史背景 60 (2) 规划演变 61 3、 奥润柯的市场反应 67 4、 奥润柯的真实TOD 68 (1) 土地利用的演变过程 68 (2) 当地居民的交通方式使用 72 5、 奥润柯偏离TOD的原因分析 72 (1) 核心物业发展的依靠公路系统。 72 (2) ?未能实现交通需求的有效控制 73 (3) ?以铁路站点为中心的交通系统整合没有成功 74 (4) 以站点为核心的公共汽车系统的失败 75 (5) TOD核心规划理念—高强度开发未能达到原来预期。 76 六、 TOD新城案例之二:日本多摩新镇 77 1、 日本规划理念的演变进程 77 (1) 第一阶段:政府被动适应时期――副中心/卫星城自发形成 77 (2) 第二阶段:政府主动适应和协调——大力发展卫星城 80 (3) 第三阶段:政府规划调整——多中心化理念的形成/副中心和卫星城协调发展 82 2、 多摩新镇概况 83 (1) 开发背景 83 (2) 区位 84 (3) 布局与特点 85 (4) 居住和绿地 85 (5) 新镇中心 86 (6) 铁路和道路交通 87 (7) 多摩新城开发的成功因素 88 (8) ?政府和铁路投资运营商共盈的开发模式 89 (9) 多摩新镇的问题 91 3、 TOD新镇的可持续发展 93 4、 美国奥润柯和日本多摩发展结果巨大差异的原因 95 (1) 规划理念与背景不同 95 (2) 交通需求管制的背景和手段不同 96 (3) 交通网络整合效果不同 96 七、 产业新城案例之一:筑波科学城 97 1、 概况 97 2、 背景 97 (1) “贸易立国”转向“技术立国” 97 (2) 东京环境恶化,人口拥挤 98 3、 建设目标 98 (1) 创造适宜研究和教育的环境 98 (2) 缓解东京人口压力 99 4、 未来前景 99 5、 区位 99 6、 规划 100 (1) 规划理念 100 (2) 区域规划 1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