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锚固检测混凝土技术规程JGJT_208_2010.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编行业标准《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编制介绍 5. 编制进程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科研项目“绿色高性能混凝土(GHPC)强度增长机理及其现场检测新技术研究” 对多种检测方法(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后装拔出法、钻芯法、后锚固法等)进行了平行系统研究。同条件混凝土各种检测方法的精度对比见表。由表可见:后锚固法回归曲线精度高于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 新编行业标准《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编制介绍 后锚固法与无损检测方法对比 注:本表中各方法测强曲线为山东地区测强曲线 新编行业标准《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编制介绍 后锚固法与无损检测方法对比 后锚固法中拔出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同属力学范畴,关系更直接,因而比精度高。 后锚固法不受龄期影响,可直接用于检测长龄期混凝土强度。 与后装拔出法对比,检测环节较少,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较小,操作简便,对结构损伤小。 新编国家行业标准介绍 标准名称:《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08-2010 新编行业标准《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编制介绍 目次 1. 编制背景 及前期研究 2. 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简介 3. 破坏形态理论分析 4. 典型锥体破坏拔出力理论推导 5. 编制进程 6. 规程主要内容 7. 结语 新编行业标准《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编制介绍 1. 编制背景 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拌和、捣制和养护等生产工艺不当,均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下降。因此,加强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来评价混凝土质量,成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众所周知,混凝土的主要质量指标强度历来是以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为依据的。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是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及验收的基本依据。我国制定的《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对此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新编行业标准《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编制介绍 1. 编制背景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规定:由不合格批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或构件,应进行鉴定。对不合格的混凝土可用从结构中钻取试样的方法或采用非破损检验方法,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或构件中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推定。”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规定:“当混凝土试件强度评定不合格时,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构件中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推定,并作为处理的依据。”。 新编行业标准《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编制介绍 1. 编制背景 我国混凝土强度现场检测技术的研究包括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后装拔出法、钻芯法等几项国外引进的方法。现行国家行业标准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01,标准化协会CECS系列标准有: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69:94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2005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CECS03:2007 。 CECS 标准 后装拔出法 检测混凝土 强度技术 规程 CECS69:94 超声回弹 综合法检测 混凝土强度 技术规程 CECS02:2005 钻芯法检测 混凝土强度 技术规程 CECS03:2007 新编行业标准《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编制介绍 1. 前期研究 为探索混凝土强度检测新技术,2006年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组织济南、青岛大型混凝土搅拌站及部分地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开展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增长机理及其现场检测新技术的研究,考虑若干工况情形,共制作75种配比的240×750×2100mm3混凝土试件150个,同时制作150mm立方体混凝土试块近6000个。后锚固法是此课题研究的重点。 该课题建立了普通塑性混凝土、流动性泵送混凝土及高性能大流动性多种检测方法(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后装拔出法、钻芯法、后锚固法等)的山东地区测强曲线。 新编行业标准《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编制介绍 1. 前期研究 2008年11月主编单位撰写的论文“Adhesive-bonded Anchorage Pullout Test to Estimate In-place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一文经过美国材料测试协会ASTM专家近一年的审查后在其核心期刊《Journal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测试与评估学报》)上发表,在审查过程中,各位专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建议,我们根据这些建议及时进行了改进完善。该文已经被SCI EI 数据库收录,为世界各国学者研究使用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提供了理

文档评论(0)

lyxb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