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语文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清人纪昀认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语极凄切,却不衰飒” 。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找出写景的句子。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此想向我们倾吐什么?(体会上句与下句分别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颈联是本诗唯一写景的一联,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诗人为什么会流露出这样的感情? 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诗句。 首联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颔联表明诗人怎样的心迹? 试分析尾联的作用。 语极凄切,却不衰飒 总结全诗 探究: 贬谪诗中,诗人一般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感?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一身去国六千里”,柳州去京六千里,荒远闭塞,没有旧日交好,只有苍茫的荒野,愈是在壮阔的、茫茫的天地之间,愈加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孤独,满腔孤愤油然而生,溢满了整个心胸。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这里的“茫茫”既是说海天茫茫,又是说愁思茫茫,既是现实的自然空间,也是诗人愁思浩渺的心灵空间。 主客观世界浑然一体。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近景,写夏天的风雨景象。 写狂风吹打荷花,乃水中景象。夏季水池里长满了娇艳美丽的荷花,可是狂风突起,肆意吹打,娇美的荷花被吹打得在水上东倒西歪,飘摇动荡。 写暴雨打薜荔,乃陆上景象。城墙上长满了芳香的薜荔,景色美丽,不料突遭密集的雨点猛烈斜打,备受摧残。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又云:“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沈德潜《唐诗别裁》: “惊风、密雨,言在此而意不在此。” 表面上是写夏季的急风暴雨景象,但言在此而意在彼,实际上是暗喻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打击和迫害。 用自然物象暗喻世间人事,曲折婉转、含蓄蕴藉。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远景,写山水景象。 把目光远投,只见山岭绵绵,林树重重,遮住了诗人远望的视线,那曲曲折折的柳江,恰似我的曲结的愁肠。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九回肠:愁肠百结。九,次数多。 把江流曲比作九回肠,其实是把自己的不绝愁思用九曲柳江来形容。 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 南朝梁 简文帝《应令》:“望邦畿兮千里旷,悲遥夜兮九回肠。”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唐诗解》评此联:“无限之情,以有限之景出之;无形之情,以有形之景状之,对此风景,情可堪乎?” 对政治的抱负不绝,对友人的思念无限,但被重重山岭阻断,满腹愁思无形,但却似山岭林树重重叠叠,就如柳江江水滔滔不绝,又百转千回。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 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音信阻隔,竟不能相互慰藉。这茫茫愁思,真不知如何排遣了。 读诗至此,余韵袅袅,余味无穷。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滞”:不仅是柳宗元当时的处境,而且也是他最终的命运,最后他客死于柳州任上, 不仅是全诗的愁思的凝结点,也是他一生命运悲惨的终结点。 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内容:莺歌燕舞,万紫千红,辽阔江南,景色如画;蒙蒙细雨,南朝佛寺尚存,而统治者早已消亡。 品读怀古诗的方法 1、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史实、人物和典故; 2、清楚诗人的生平际遇和所处时代; 3、明确古与今(人与己)的连接点; 4、古今(人己)对比,结合诗句,体会作品主旨。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晚年自号庐山人,彭城 今江苏徐州 人,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代中晚期诗人、哲学家。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刘禹锡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南方新课堂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一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一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一 第4讲 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十八 分析综合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十九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十五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十三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 选考部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十四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十七 文言断句和翻译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山东省济南20中2012-学七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师大版.doc
- 山东省济南12中2012-学七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师大版.doc
- 山东省济南古城中学2012-学七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师大版.doc
-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语文《祝福》课件 苏教版必修2.ppt
- 山东省济南19中学2012-学七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师大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中学高一信息技术《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高中2012-学高二语文 词中之龙辛弃疾主题单元设计.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高中2012-学高二语文 爱国诗人辛弃疾”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设计.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高中2012-学高二语文 乐天才子苏东坡主题单元设计.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高中2012-学高二语文 生活给予一个女子的烙印品读李清照主题单元设计.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