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篇 战略分析与制定
战略管理研究的代表与著作 波特 M. Porter 《竞争战略》 1980年 威廉大内 《Z理论》 1981年 波特 M. Porter 《竞争优势》 1985年 杜拉克 P. Druck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1985年 彼德斯沃特曼 《追求卓越》 1982年 迪尔肯尼迪 《公司文化》 1982年 沃纳菲尔特 B· Wernerfelt 《基于资源的企业观》 1984年 普拉哈拉德 C.K. Prahalad 和哈默 G. Hamel 《公司核心能力》 1990年 罗伯特 Robert 《战略-纯而简》 1993年 伯森科 《战略的经济学》 1996年 战略管理过程模型之一 战略管理过程 模型之二 企业社会责任 战略决策者直觉与偏好 员工精神面貌 战略管理的过程 模型之三 战略管理任务——确定拟做什么 ● 阐明企业存在理由,考虑动态、灵活、整体。 可做:机会 该做:约束 能做:实力 想做:偏好 敢做:魄力 ● 拟做:战略 战略管理任务——主要活动及开展方式 ● 五项基本活动 构想战略愿景与使命 设定目标 形成战略 实施战略 评价与控制 ● 战略先行还是逐渐显现? 先立志,再创业:先有目标再做大 先创业,再立志:做大过程现目标 干中学,学中干:目标呈动态调整 ● 基于对不同环境假设 企业化:寻求机会 适应性:解决问题 混合型:视情处理 战略管理过程的特点 战略活动是个人的还是团体的责任? 日益需要团队,因为: 战略性问题跨越部门的界限 可以利用不同背景的人的思想 更多的人能够对战略作出贡献 讨论 如何解决“在战略实施之前环境就已经变化了”这一问题?即如何处理战略的长期性、相对稳定性与环境的多变性、快变性之间的矛盾?企业是否有可能实行“柔性战略”? 战略为什么需要变化? 因为需要不断对以下变化作出反应: 市场条件的变化 竞争对手的新行动 新技术的出现 顾客偏好的变化 政治和法规的变化 新机会的出现 突发的危机 该问题暴露了传统战略管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的弊端 特别强调: 1.造成战略制定与战略贯彻脱节的基本假设是:信息可以在不失真的情况下,集中起来发送给上级。这其实是经常实现不了的假设,它毁掉了战略进程中精心制定的战略。 2.认为战略管理是顺序按步骤的过程是很危险的,这种危险使人们可能在现实中找不到战略管理存在的元素。因此也就会认为他所在的组织中的战略管理没有发生。 3.案例研究教学法虽然可以把大量的经验带入课堂,但是,从所教授的战略制定过程中寻找自己公司的战略也是十分危险的。如果案例研究教学法留给管理人员这样一个印象:管理人员为了制定战略可以呆在办公室里查阅文件和思考,而让别人去履行战略;这样就会给管理人员及其组织带来危害,鼓励了肤浅的战略,而肤浅的战略将有悖于组织真正的特色竞争力。 4.在一个不稳定、复杂的环境中,战略贯彻与战略制定之间的区别以下面两种形式而消失:“战略的制定者”必须去贯彻战略,同时“战略的贯彻者”也必须参与制定战略。换句话说,思想和行动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步前进。 问题与思考 ● 有人说小公司无战略,你认为呢? ● 战略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 电脑、汽车、石化公司谁更需要战略管理? ● 战略管理与日常管理有什么不同? ● 战略家是否天生的? 表1-1 有关战略的词汇 第二篇 战略分析与制定 第二篇 战略分析与制定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兵法》攻谋篇 战略分析就是要认清企业的战略地位。环境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对企业和它的活动有何影响?什么是该企业的资源、能力,它能提供特别的优势或产生新的机遇?谁是组织的利益相关者,经理、股东或所有者、客户、供应商、工会及其他有影响力的人,他们追求什么,如何影响组织未来的发展期望? 战略分析思考基准(补充) 战略思考:四个隐含假设 ● 长期稳健经营:眼前与未来 ● 人类潜能开发:做人与做事 ● 和合发展观念:竞争与合作 ● 多个角度思考:视角与见解 假设1:长期稳健经营 ● 平衡长期与短期关系:危急病人抢救。 ● 战略能力是一种耐久力:新产品开发。 ● 长期概念会因人、因环境等情况而异。 ● 不确定环境中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环境多变、剧变,战略重点在于培养对于外部环境的动态学习、适应、调整能力。 假设2:人类潜能开发 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兴趣重点比较 ● 科学感兴趣的是物,而不是人。 ● 经济学感兴趣的是商品及其行为。 ● 管理学感兴趣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 ●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换脑(改变观念,人生法宝:心态,变责人为责己):心态、行为、结果。 假设3:和合发展观念 ● “和”是指“天时、地利、人和”的和,“合”是指团队合作的合。 ● “天时、地利、人和”成功三要素中,只有“人和”最具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