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树复小波表面析模型及加工过程形貌辨识方法研究
摘 要
机械制造业中90%的工件失效源于表面问题,对工程表面形貌的准确分析和评定是
提高机加工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将表面计量方法与加工过程相关联则是当前表面计量
领域的研究重点。这种联系建立的前提是:对表面各种特征的准确提取;对特征的有效
分析方法,即建立起特征变化与加工过程条件变化之间的联系。
本文研究了用于工程表面分析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小波模型,从幅度和相位传输特性
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小波基对工程表面分析评定的影响。指出基于提升格式算法的双正交
小波由于具有线性相位、好的幅度传输特性以及较高的运算效率,从而是当前用于表面
计量的最优小波滤波器之一。
为了解决基于实小波变换的第一、二代小波模型的平移敏感性和方向性差的缺点,
本文将双树复小波变换引入到表面计量领域中,建立了工程表面分析的双树复小波模
型。由于双树复小波变换具有近似的平移不变性以及改进的方向选择性等优点,从而成
功地解决了实小波模型用于提取表面功能特征(如峰、坑、脊、谷等)时所存在的沿特
征边缘的信号畸变问题。对复小波滤波器的表面计量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具有
线性相位和近似理想的幅频传输特性,对于表面粗糙度等频率成分具有很好的分辨特
性。计算机模拟与实际二维三维数据处理的结果验证了其特性。
本文提出了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的测量信号软阈值降噪方法。假定各层小波变换系
数服从双指数分布、噪声服从高斯分布,采用最大后验估计方法推导了阈值计算方法,
给出了该降噪方法的算法流程,模拟及实际数据的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提出了复有限脊小波变换方法,通过对信号在有限Radon 变换上的投影进行双树复小波
变换,将线奇异性转换为点奇异性,成功实现了对线特征的多尺度平移不变提取。
本文提出了基于表面计量的加工过程状态辨识方法。分析了表面空间参数、空间自
相关谱、空间功率谱、角谱和半径谱的物理意义,以及与加工过程的条件变化之间的关
系。对铣削加工过程中颤振和刀具磨损时表面形貌变化的研究表明:已加工表面的空间
谱,尤其是空间自相关谱的模式能够反映铣削加工过程的颤振发生及其发展;表面空间
参数和空间自相关谱的联合分析可以确定刀具磨损的程度。
关键词:表面计量 小波模型 特征提取 信号降噪 空间表面分析
加工表面辨识
I
Abstract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90% of all engineering component failures in practice are surface
initiated. The exact analy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urface topography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of the machined components. The investigation of combining
surface metrology with the machining process has been emphasized in the field of the modern
surface precision metrology. The preconditions of building this relationship are: to extract
different surface features correctly; to create an effective analysis method for these features,
i.e.,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variation of the surface features and the variation of
machining conditions.
The first/second generations of wavelet surface analysis model based on the Real Discrete
Wavele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8 单元综合评估卷(含答案及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doc VIP
- 常用电工仪器仪表使用方法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广东省华医网公需课考题答案—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设计研究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物流园安全生产三项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操作规程)汇编.pdf VIP
- 2019年山东省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网络安全)答案.doc VIP
- (9月3日)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初中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07 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技术规范书(通用).doc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科技湘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湘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贵州选拔赛砌筑项目技术文件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