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形象.doc
??这是一个史诗时期的开端,开端本身就是一首辉煌的诗。这是中 国现代知识者觉醒史、奋斗史的伟大序曲,序曲本身就是伟大的。但 “伟大”与“辉煌”决不可能包容这个时期现实的一切方面,正如战 士的日常生活“并不全部可歌可泣”。五四时期也像其他时期一样, 既有“生活的诗”,又有“生活的散文”,有激情进发的瞬间,也有 平凡的日常进程。 ????五四时期也像其他时期,各不相同的人们从他们各不相同的生存 方式出发感受时代,以其“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 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构造“历史”。因而,这一时期的文 学也像其他任何时期一样,愈丰富,内容愈广泛,愈是多方面地把握 人的各种意志、精神趋向心理现实、情绪状态,描画出命运、境遇、 个性、气质等等互不相同的人,就愈能映照那个时期,这一时期的文 学也愈足以称之为自己时期的“形象历史”。情况即使在文学表现知 识分子这一极其具体有限的范围,也是如此。 ????鲁迅:《“这也是生活”……》,见《鲁迅全集》,第6?卷,60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恩格斯:《路德维希·费 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 4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作品及有关描写,特点虽也在 “丰富”,却更在“集中”。较之以后的文学时期,五四小说的主题、 情节、形象,也许是更便于综合的。你能较为轻易地从看似多样的有 关文学主题中,抽出几个母题;由看似多样的有关人物形象间,找到 几个重要的精神类型;你容易发现一时文学兴趣的归趋,从中理出脉 络线索,——而到了30年代,人们观察、思考生活的角度、方式,都 更少相似、重复,更为纷繁、歧异。 ????正是上述情况,使你可以不必太费气力概括出五四时期小说知识 分子形象创造的如下几个特点,尽管概括不免会带有通常难免的武断 性与粗略性,但它究竞有可能抓住文学史的某些基本事实:(一)作 为五四小说家的对象的,基本上不是在五四运动中叱咤风云,以自己 的历史主动性和英勇行为揭开新时期序幕的急进的知识者,不是那些 活跃于思想文化界,以自己的雷鸣电闪般的言论鼓动新潮、动摇旧世 界关于自己的信念的启蒙思想者,不是那些在五四前后接触马克思主 义的科学理论并开始了改造中国的伟大实践的早期共产主义者,甚 至绝少如高觉慧、梅行素那样的构成五四运动积极的群众基础,处在 觉醒过程中,但生气勃勃、富于进取精神的“新青年”。五四小说与 五四新诗之间,在反映同一段历史生活时,俨然有着无形的分工。五 四新诗的题材固然庞杂,丰富多样,但如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抒情主人公那种新世纪的呼唤者、时代精神的礼赞者的形象, 那种典型的“五四式”的激情,对于历史变动的诗意感受;如刘大白 的《红色的新年》、郑振铎的《我是少年》等诗作中的昂扬意气、激 越情怀,那种新世纪黎明期特有的乐观主义,毕竟难得见于同时期的 小说。较之五四新诗中的上述作品,五四小说在表现——当然是不同于诗的另一形态的表现——知识分子时,似乎色彩是较为灰黯的,调 子是较为低抑的,内容是较为琐碎的。其中容纳着更多痛苦:知识者 痛苦的人生经验与社会生活感受。更多悲剧性:知识者对现实的悲剧 感受,他们精神生活、感情生活的悲剧方面,—转折时期社会生活中、 知识者性格、命运中的暗影。本来,小说较之诗,它的对象就通常是 更为世俗、平凡、形而下的。 ????也许有人会据张闻天的小说《旅途》(1925?年初版)提出异 议。这篇小说虽然也写到主人公王钩凯的某些政治意识,而人物对社 会政治问题的思考,由于出诸一个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知 识者笔下,与同时期的小说作品相比不能不显得独特。但是人物的那 些思想,还显得是外在于人物性格的。当时青年中的“流行病”,在 这个人物身上几乎无一不备。 ????(二)就多数作品而言,五四小说在这一题材领域所提供的,与 其说是形象,不如说是“感受”、“精神现象”。除少数被公认的优 秀之作外,大量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人物,不具备较为严格的形象意义。 它们不是作为“性格”,而是作为某种精神现象、人生感受的寄存者、 体现者、表达者而存在。写“性格”,在相当一些五四小说家那里, 并没有作为自觉的艺术目的。 ????不消说,我们只能由文学史的上述事实出发,开始我们的研究。 我在下文中之所以把有关的形象内容归纳为“苦闷感”、“孤独感” 这样一些方面(而不是“苦闷者”、“孤独者”等等),正是考虑到 了五四小说的实际。 ????然而以上特点仍然是较为外在的,一般性的,易于发现的。难以 把握的,是包含在这一时期这一部分作品、这些形象中的内在的特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江苏省健康照护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备考题库大全-下(判断题汇总).doc VIP
- 新22J01《工程做法》(新疆图集).pdf VIP
- 体检报告电子版.docx VIP
- 2024年8月17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招录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上午卷).doc VIP
- GA 1467-2018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要求.docx VIP
- 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接正式电方案.pdf
- 2024年甘肃定西岷县城区部分学校竞聘教师实施(23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DB11∕T 646.1-2016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第1部分:通则.docx VIP
- NIST SP 800-218 SSDF安全软件开发框架.xls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