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永遇乐》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弃疾 《永遇乐》教案.doc

一、课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惶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二、文本解读 【字词】 舞榭歌台 风流 狼居胥 佛狸 凭谁问 【史实】 1,这首词作于南宋宁宗开僖元年(1205),时朝中权臣韩侂胄谋划北伐,轻敌冒进。闲置已久的辛弃疾被重新启用,任镇江知府,坐镇江防要地京口,但实际上并未被重用。 2,孙权:坐断江东 3,宋武帝刘裕:收复中原 宋文帝刘义隆:听信王玄谟,草率北伐,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追至长江边,在山上建行宫(佛狸祠),百姓于此祭社神。 4,宋孝宗年间(1163)张浚北伐,兵败苻离集。 5,狼居胥:汉代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 6,宋高宗年间(1162),金主完颜亮于四十三年前,大举南犯,攻至扬州路。路,宋代行政区划名,扬州路,指淮南东路,辖江苏北部,安徽东部。 7,廉颇老年遭排斥,壮志难酬。 【意象(艺术形象)】 画面1:英雄遗迹,一片空寂。――惆怅 画面2:当年景象,气吞万里。――向往 画面3:草草北伐,失败惨状。――忧虑 画面4:金兵南下,烽火扬州。――沉痛 画面5:佛狸祠下,神鸦社鼓。――悲愤 画面6: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愤慨 【主旨(主题、思想情感)】 怀古伤今:担心战况,忧心如焚。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艺术手法】 1,上片怀古,下片伤今,以古衬今。 2,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 3,关于“用典过多”、“掉书袋”的批评。 诗歌的功能:“诗言志”与“诗缘情” 宋人“以文为诗”与“以诗为词”。 诗歌的艺术特点:形象性与抒情性。意境:情景交融。 诗词佳作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刘禹锡金陵怀古: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唐诗中也有以叙事议论为主的作品,如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辛弃疾也有许多情景交融的词作,如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 ▲ 结论:允许词作风格的多样化。但是,形象性和抒情性终究是诗词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应当尽量避免过多的议论。 三、文言诗歌的教学研究 1,文言诗歌的教学重点 ▲ 语言与事实(典故) ▲ 意象(艺术形象) 主旨(中心思想) 诵读能力 2,文言诗歌的教学过程与基本环节 (1)简要导入新课 (2)作者与写作背景介绍 (3)诵读指导,正字正音 (4)了解诗词中相关史实(基本内容) (5)意象赏析(形象分析)(象与意、画面与情感) (6)归纳全诗主旨 (7)把握艺术特色 (8)拓展学习(联系相关作品、课外延伸) (9)诵读、背诵 3,文言诗词,不要求翻译。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录像观摩与评析 1,缺乏对写作背景的必要交待,影响对内 容的准确理解。 2,对典故的讨论要求不明,重点不当,耗 时过多。(提问不当) 3,缺乏对意象的评析。 4,对主旨怀古伤今的具体内涵归纳不够准确。 5,对艺术特色评析不足。 5

文档评论(0)

克拉钻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