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父子之伦课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記的父子之倫 主講:邱佳慧 授課要旨:講述孝道的重要性與家庭倫理中「天爵」的不可取代性。 學習目標:期望學生體會父母養育之勞,並藉由知識的學習和學習單的達成,轉化孝心為實際行動,傳遞對父母的感激,提升家庭和諧精神。 閱讀資料:*周本紀*鄭世家*衛康叔世家*五帝本紀(舜) 課程內容: 附加學習單一張 從中國家訓談起 一、導言 家是人類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按照許慎《說文解字》的解釋,「家」是象形會意字,「家」從「宀」,「宀」像屋之形,是供人居住的房子,屋下養豕,為農牧經濟的象徵。「庭」為室中之大者,是家中成員議事的大房子。最初的家有氏族、貴族等形式。家庭是以婚姻、血緣或收養而產生的親屬關係為基礎的一種生活組織,他是整個社會的組成細胞。有了家,就有對子女家庭成員的教育的問題,這是為維繫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參加社會各種活動所不可缺少的。 二、家訓的內容、特點及其作用 其基本內容可分為十七個方面: 1. 孝親敬長,睦親齊家 2. 治家謹嚴,勤勞節儉 3. 糟糠不棄,寡婦可嫁:不指腹為婚、納妾是不得已為之,四十無子,不可不娶一妾 4. 貴名節,重家聲 5. 勤政謙敬,安國恤民 6. 清廉自守,勿貪勿奢:做官之錢、皆取之於民,非好錢也。 7. 抵禦外侮,維護統一:愛國主義 8. 依法完糧納稅,嚴禁亂砍林木 9. 立志清遠,立志勉學 10. 習業農商,治生自立 11. 崇尚科技,貶拒迷信:孫拱製作盾牌,受元世祖賞識 12. 審擇交遊,近善遠佞:益友、損友 13. 寬厚謙恭,謹言慎行:以免官禍 14. 和待鄉鄰,善視僕隸:女僕大還、應養老僕 15. 救難濟貧,助人為樂:奉茶 16. 潔身自好,力戒惡習:博奕杖八十 17. 養身建生 家訓特點 1. 教家立範與修齊治平的統一 2. 親情感化與約束懲罰的統一 3. 內容要求的一致性與實施的多樣性 4. 曉諭訓勉和榜樣示範的統一 5. 抽象哲理訓導與具體的可操作性統一 6. 教誡的一慣性與具體內容的階段性統一 7. 現實性與理想性相結合 家訓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1. 傳播以儒學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 2. 維繫家庭與家族共同體的團結和穩定 3. 培養忠君愛國、秉公執法的治國人才 4. 將儒家倫理貫徹到一般家庭,改善社會習俗與道德風尚 三、歷代家訓的實踐範例 (一)先秦時期 ◎曾皙耕教與曾子身教 ◎孟母教子 (二)兩漢三國 ◎經典傳家 ◎諸葛亮訓子侄,養德明志,寧靜致遠 ◎家訓方法 (三)兩晉隋唐 ◎《顏氏家訓》為家訓的成熟作品 (四)宋元時期 ◎司馬光家訓 (五)明清時期 ◎袁黃《訓子言》及功過格 袁黃(1533-1606),字坤儀,號了凡,浙江嘉善人,萬曆十四年的進士。在明人的家訓作品中,至今仍在民間流傳的,莫過於袁黃的《訓子言》。 《訓子言》的內容中包含了四個項目: 1. 立命之學--他在慈雲寺遇見孔老者,孔老者為他算命,皆應驗。後來又拜謁高僧雲谷,此後以「功過格」修為。 2. 改過之法--改過的基本三要求(要有羞恥心、敬畏心、勇心) 3. 積善之方--10積善法(與人為善、愛敬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危急、興建大利、捨財作福、護持正法、敬重尊長、愛惜物命) 4. 謙德之效 【功過格】 功格50條,過格50條 准百功: ○ 救免一人死 ○ 完一婦人節 ○ 阻人不溺一子 ○ 阻人不墮一胎 准五十功: ○ 延續一嗣 ○ 收養一無依 ○ 瘞一無主墳 ○ 救免一人流離 儒生的童年生活 一、從《童年憶往》切入 熊秉真,美國布朗大學歷史學博士,哈佛大學理學碩士。曾任師範大學、輔仁大學等校歷史系所教授,現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致力中國歷史上兒童生活與健康問題研究經年,發表相關中西文論文數十篇。成書者包括:《幼幼:傳統中國的襁褓之道》(台北:聯經,1995)、《安恙:近世中國兒童的疾病與健康》(台北:聯經,1999)、《禮教與情慾: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後/現代性》(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9)。 《童年憶往》一書呈八章,大致分為四個部分:起始的兩章,從不同角度,力索歷史中孩子的蹤影,期於觀念上「打開心內的門窗」,也是材料和方法上的引介。隨後的六章,則分述近世中國兒童成長的外在環境,哲人對兒童及童年曾有的論辯爭議,以及兒童自身生活經驗之挖掘和重現。 二、年幼生命的痕跡 1.訓示性、指導性的素材:《禮記》、《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等。這些都屬於一種「幼蒙」的材料,教導人如何應對進退,同時也教導成人如何訓

文档评论(0)

hushuidh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