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水淡化专
海水淡化之路
海水淡化的意义
我国是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且时空分布不均。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对缓解我国沿海缺水地区和海岛水资源短缺,苦咸水、微咸水淡化利用,优化
用水结构,保障水资源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以华北城市面临的水危机,在调水与淡化水之间不断的权衡:要南水北调,还是要海水淡化?这是个真问题,北京的供水危机已近临界点,如果一时不可得兼,有所轻重缓急是在所难免;这是个伪问题,因为供水危机必将长期存在,“没有哪一种单一水源方案能够保障供水安全” 因为“饥渴”难耐,北京坐不住了。2011年6月14日清晨,一支来自水务、城市规划等机构的12人调研队伍,奔赴数百里之外的河北曹妃甸、天
津两地,掂量淡化海水入京的可行性。
这个夏天,连续12年的干旱将北京推上了300万立方米的日供水极限,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标准十分之一的北京,陷入极度危险的水危机。就在一个月前,5月9日,北京市明确提出,要把引黄入京、海水淡化和岩溶水利用纳入战略规划并抓紧落实。这是北京第一次明确将海水淡化列入战略水源,落实只是时间问题。而这次低调的调研,对于曹妃甸和天津而言,更是场迟到的问计。
早在2006年,海水淡化只是作为曹妃甸工业区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的一环,用作电厂冷却水,但设计产能却远超工业自给。于是,工业区管委会委托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下称“天津淡化所”),酝酿北京输送工程的预可研报告。当年的报告证实,
曹妃甸已具备百万吨淡化海水的生产和输送能力。
此后几年,曹妃甸频频示意北京。“如果北京市现在下决心,2013年就能供上水。”现任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朱越杰不改初衷。在他的计划里,用两根直径1.5米左右的管道通过两级泵站,就可以把渤海的淡化水直接送到220公里外的北京东
四环。
另一个淡化水重镇天津,目前已拥有北疆电厂和大港新泉电厂两个全国最大海水淡化项目,每日产能占到全国的1/3。按天津市水利科学院总工程师周潮洪的说法,淡化海水大规模进入市政供水“还悬在那儿”。不过,天津仍明确计划到2015年,淡
化水产能再翻一番,达到48万吨/日,“有可能会往北京送”。
新一轮的城市水危机,令海水淡化的春天似乎呼之欲出。4月,科技部一官员曾在一个海水淡化的国际研讨会上透露,中国目前正在建设若干个5万吨以上的大型海水淡化项目。而正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海水淡化“十二五”规划中,一批国家级海水淡
化产业基地,有望诞生在天津、大连、青岛等沿海城市。
目前,曹妃甸的淡化海水价格已宣称低至不到6元/吨,且有望进一步降低。在天津淡化所原所长李长建看来,水价构不成海水淡化的真正软肋,尤其与北京一直期待的南水北调工程比较而言。他回忆,2002年前后曾在报纸上看到当时的水利部领导称,南水北调的吨水成本,如果包括沿途征地、移民、管理以及调水造成的生态损失,会在
20元左右,“如果真是这样,海水淡化成本再高也到不了20元。”李长建感慨。
2011年4月1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董事长王会生在《人民日报》的撰文,称海水淡化技术已具备规模化应用的条件,其成本费用与远程调水相差不大,建议在进行大
型跨流域引水工程决策时,将其与海水淡化进行比较研究。
国开投正是中国国内最大的海水淡化项目——天津北疆电厂的投资方,此刻高调造势,多少是瞅准了南水北调延期后北京供水的意外缺口。
2008年底,当时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将中线一期工程调长江水入京津的时间,由2010年延后到了2014年,而东线一期工程,其通水时间也后调六年至2013年。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脱盐分会秘书长郭有智,在南水北调延期消息蔓延的2009年,曾去北
京市水务局询问首都的缺水状况,他的朋友说“太紧张了,都不能说”。
也是从2009年起,南水北调和海水淡化的利弊比较,在各个层面上展开。2010年6月,有关南水北调入户水价将高达8元到10元的说法,一度甚嚣尘上,作为主管的南水北调办公室不得不出面辟谣,并在2010年底组织调水、淡化两个领域的专家座
谈,集中讨论成本下降空间以及输送可行性等关键问题。
迄今,南水北调究竟水价几何,仍在工程动态投资和国家政策之间变动。“南水北调的水价既算不清楚,也没人去算。”一位了解南水北调办公室调研过程的行业人士表
示。而调水和淡化水孰优孰劣,开始越辩越不明,以至最终出现“调水派不屑于比较、淡化派则不愿比较以避免人为对立”的局面。2010年冬天,南水北调办公室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上,尽管民意热衷,但会上却并未有任何南水北调和海水淡化成本的直接比较。
国家海洋局一官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多次考察沿海早期的海水淡化项目。他无意质疑南水北调的经济性,却对东线工程心存疑虑。东线主要向天津和胶东地区供水,这一区域正好是黄、渤海沿海地带,“解决沿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