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简史(中国) 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教育简史(中国) 2.ppt

中外教育简史 中国教育简史 学科特点: 内容繁杂,识记困难。 自考出题特点: 题量大,题型多,覆盖面广。 学习要求: 全面掌握教材,重点掌握教育思想。 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教育 第一章 中国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中国教育的起源 (1)教育起源于何时 (2)教育产生的必要性 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教育产生的条件 原始人类智力的进化,人类有意识的制造生产工具。 语言的产生 经济的发展 社会生活的丰富 二、中国原始教育的内容: 1、早期的生产劳动教育:如石器、陶器等的制造技术和经验的传递;狩猎技术和经验的传递;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传递等。 2、早期的社会生活教育:如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等;审美意识的产生;居住习惯的改变;出行方式的改变;婚姻家庭生活。 3、原始宗教活动中的教育:如祭祀、巫术等。 祭祀活动可以说是中国“礼”教之渊源。 巫师担负着原始宗教的宣传、解释、执行等任务。巫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型,是上古精神文化的主要创造者。 三、学校教育的萌芽 1、成均:五帝时代的“大学”,以乐教为主。 2、虞庠之学:教育内容侧重于敬老慈幼,因此孝成为庠的主要教育内容,是十分自然的事。 四、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 1、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3、教育内容十分简单。 4、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 第二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 一、夏商的教育 1、夏代的学校有学、校、序等。 军事教育是夏序的重要教育内容。 夏代的校实际上是一种发展比较完备的军体性质的教育机构。 2、商代的学校: 瞽宗是新见于商代的一种学校。 商代学校的主要教育内容: 习礼、习武:习礼的内容主要是学习祭祀和乐歌;习武的内容主要是习射。 进行读、写、算的教学。 二、西周的教育 1、“学在官府”的教育行政体制 “学在官府”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 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师不分。 西周时国学的主持者是大司乐,负责宗教祭祀和国家典礼,是国家最高的礼乐官,兼管国学教育事务。 西周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是大司徒,也称为“教官”,主要职责是地方教化。 2、西周的官学系统 西周学校已有较完备的制度,分两类、两级:一类是国学,一类是乡学;国学又有大学和小学两级。 国学专为统治阶级的上层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的年龄与程度又分设大学与小学。 天子所设大学,有“五学”之称,即中“辟雍”,南“成均”,北“上庠”,东“东序”,西“瞽宗”。 诸侯所设的大学称“泮宫”。 乡学是地方学校,按地方行政区划设立。 三、以“六艺”为纲的教育内容 西周教育内容,以“六艺”为纲。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其中书、数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是“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礼”是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是政治伦理道德教育课。 “乐”和“礼”紧密相联、互为表里。乐修内,礼修外。乐和礼共同构成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中心。乐是综合艺术课。 “射”、“御”之教是军事训练课。 “书”、“数”之教是基础文化课。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一、学术下移 学术文化开始挣脱官守的藩篱,向民间扩散。而士阶层在这次学术扩散中起到了桥梁和急先锋的作用。 (1)学术下移的表现 (2)两次较大的学术下移 两次学术下移,范围有限,尚未摆脱奴隶主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是学术下移的第一阶段。 二、士阶层的崛起 ?士有文士、武士之分,文士操持礼乐仪式,武士充任领主管理、护卫职务。 (1)士崛起的原因 (2)士的构成来源 在士的构成中,没落贵族子弟与庶民上升的士是最基本的两大类。 (3)士社会作用、贡献 一、官学的衰落 春秋战国之际,经济、政治的大变革反映在教育上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学在官府”的教育正走向衰落,新的教育组织形式——私学开始兴起。 (1)官学衰落的表现 (2)造成官学衰落的直接原因: 1、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 2、贵族统治力量衰落; 3、动乱阶段,战争频繁。 二、私学的兴起 私学的兴起发端于春秋中后期,最直接的原因是学术下移与士阶层的崛起。 私学的首创者是包括孔子在内的孔子时代的一批教育家,而孔子是最早创办私学的群体中的杰出代表。孔子创办私学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学术平民化、知识普及化的开端。 私学始于春秋盛于战国,对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私学。 儒家私学到了战国时期开始走向分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孟氏之儒”和以荀子为代表的“孙氏之儒”。 儒、墨两家在战国时并称为“显学”。 庄子崇尚自然,追求个人精神的解脱,在教育上主张培养“真人”、“至人”,即一种无功、无名、无情的完全自由的人物。 西周官学与诸子私学的差别: 1、社会基础不同。西周官学建立在土地国有的经济基础和奴隶主贵族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基础之上;私学则建立在土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