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控溅射在PI-石墨烯基体上制备氧化锌薄膜.pdfVIP

磁控溅射在PI-石墨烯基体上制备氧化锌薄膜.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磁控溅射在PI-石墨烯基体上制备氧化锌薄膜.pdf

第38卷 第4期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Vol. 38 No. 4 2015年8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 Aug. 2015 磁控溅射在PI/石墨烯基体上 制备氧化锌薄膜 刘思宁,周艳文,沙天怡,齐艳萍,佟欣儒,王羽倩,吴法宇 (辽宁科技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 摘 要:聚酰亚胺(PI)/石墨烯复合薄膜兼备了可挠曲性及透明、导电性,可作为柔性透明导电电极用于柔性电 子器件中。但附着于PI 上的石墨烯易划伤,使其导电性变差。本文采用脉冲直流磁控溅射法,以PI/石墨烯为基 体,镀制保护石墨烯的氧化锌薄膜。分别采用原子力显微镜、X 射线衍射仪、台阶仪、霍尔效应仪及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计检测PI/石墨烯/ZnO 复合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薄膜厚度及导电、透光性能。结果表明,PI/石墨 4 烯/ZnO 复合薄膜结构致密,氧化锌以(002 )为择优取向,最低方阻为1.9×10 Ω/sq ,略低于石墨烯的方阻,可见光 区平均透光率达80%。 关键词:PI/石墨烯/ZnO 复合薄膜;脉冲磁控溅射;透明导电电极 中图分类号:O4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48(2015 )04-0241-07 DOI :10.13988/j.ustl.2015.04.001 透明导电薄膜是一种重要的光电信息材料, 原子厚,通常制备的石墨烯薄膜耐磨性差,极易破 [1] [2 ] [3 ] 在平板显示器 、太阳能电池 、建筑玻璃 等领域 损,从而导电性被破坏。氧化锌(Zinc oxide , 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 ZnO )是一种 - Ⅵ族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的半导 Ⅱ [10] 透明导电电极有了新的要求——柔性及可挠曲 体材料,常温下为n 型半导体 ,通过掺杂Al ,Ga , [11- 12] 性。但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铟锡氧化物透明 In 等 来提高其导电性。其薄膜制备方法主要 [13- 14] 导电膜(Tin doped indium oxide ,ITO ),此薄膜脆 有:溅射法(Sputtering) 、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 [15- 16] [17] 度较高,实际应用时厚度要求大于300 nm ,因而难 沉积(MOCVD ) 、分子束外延(MBE ) 、溶胶- [18] 以制成柔性电极。相比于ITO ,石墨烯只有一层原 凝胶法(Sol-gel) 等。因此,本文采用脉冲磁控溅 子,具有更好的柔韧性,柔性基石墨烯透明导电薄 射法在PI/石墨烯基体上制备氧化锌薄膜,使之成 膜的发展前景可观。石墨烯是在2004 年首次被使

文档评论(0)

t9s25ccv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