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话辑佚蔡宽夫诗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诗话辑佚蔡宽夫诗话.doc

  宋诗话辑佚蔡宽夫诗话  (宋)蔡启 撰   蔡宽夫,宋代有二,一名启,著有《诗话》;一名居厚,著有《诗史》。蔡启(生卒年不详),历任检点试卷官,太学博士侍郎。   《蔡宽夫诗话》,不知卷数。原书久佚,亦不见诸家著录。郭绍虞、罗根泽均曾辑其佚文。   蔡宽夫针对晚唐五代以来诗风颓靡,崇尚诗格、诗法的形式主义倾向,力主自然,反对用事过多。谓作诗无须劳心苦吟,而要“天然自在”,在艺术构思接近成熟的刹那间当会“语意自到”,所谓“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略近于所谓灵感。由此出发,作者进一步提出“全美”和“全篇佳意”的说法,注重意境的“浑然天成”,以此为诗的最高境界。并称:“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间,诗尤然。”   《蔡宽夫诗话》持论公允,考证详赡,在北宋诗话中是较为重要的一部。   哈哈儿据中华书局1980年9月版《宋诗话辑佚》录校制作。   一、协 声   秦汉以前,字书未备,既多假借,而音无反切,平侧皆通用。〔如“庆云、卿云,皋陶、咎繇”之类,大率如此。《诗》:“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思与来,音与南,皆以为协声。魏晋间此体犹在:刘越石“握中有白璧,本自荆山璆。惟彼太公望,共此渭滨叟。”潘安仁“位同单父邑,愧无子贱歌。岂敢陋微官,但恐忝所荷”是也。〕自齐、梁后,既拘以四声,又限以音韵,故大率以偶俪声响为工,文气安得不卑弱乎?惟陶渊明、韩退之〔时时〕摆脱〔世俗〕拘忌,〔故栖字与乖字,阳字与清字,〕皆取其傍韵用,盖笔力自足以胜之也。(《丛话》前一、《竹庄》四、《野客丛书》六〔《野客丛谈》三〕、《历代》三)   案:吴景旭《历代诗话》四十九引此则作《西清诗话》。   ----------------   《野客丛书》“前”作“来”。   《野客丛书》、《历代》引至此。   《历代》无以上诸语。   《历代》“既”作“概”。   《历代》“响”作“病”。   《竹庄诗话》脱“世”字。   《历代》无“时时”“世俗”等字。   《历代》无此二句。   二、五言起源   五言起于苏武、李陵,自唐以来,有此说。虽韩退之亦云然。苏、李诗世不多见,惟《文选》中七篇耳。世以苏武诗云:“寒冬十二月,晨起践凝霜。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以为不当有江汉之言,或疑其伪。予尝考之此诗,若答李陵则称江汉决非是。然题本不云答陵,而诗中且言结发为夫妇之类,自非在虏中所作,则安知武未尝至江汉邪?但注者浅陋,直指为使匈奴时,故人多惑之,其实无据也。《古诗十九首》,或云枚乘作,而昭明不言,李善复以其有“驱车上东门”与“游戏宛与洛”之句,为辞兼东都。然徐陵《玉台》分“西北有浮云”以下九篇为乘作,两语皆不在其中;而“凛凛岁云暮,冉冉孤生竹”等,别列为古诗。则此十九首,盖非一人之辞,陵或得其实。且乘死在苏、李先,若尔则五言未必始二人也。(《丛话》前一)   ----------------   案:吴景旭《历代诗话》二十八云:“据五臣注:江汉流,浮云翔,皆喻客游不止。李善注:‘江汉流不息,浮云去靡依,以喻良友各在一方,播迁而无所托。’此注甚妙,按苏、李在武帝时,同为侍中,金兰素洽,到此各方,遂托风人比兴之旨,故用俯仰二字随所及而托意,原非实境语,何类訾议之纷纷为!即宽夫亦未核也。”   三、蔡琰诗   《后汉·蔡琰传》载其二诗,或疑董卓死,邕被诛,而诗叙以卓乱流入胡,为非琰辞。此盖未尝详考于史也。且卓既擅废立,袁绍辈起兵山东,以诛卓为名,中原大乱,卓挟献帝迁长安,是时士大夫岂能皆以家自随乎?则琰之入胡,不必在邕诛之后。其诗首言“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共欲诛不祥”,则指绍辈固可见。继言“中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纵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则是为山东兵所掠也。其末乃云:“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则邕尚无恙,尤亡疑也。(《丛话》前一)   ----------------   案:此指东坡语。   四、晋宋诗人造语之病   晋、宋间诗人造语虽秀拔,然大抵上下句多出一意。如“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类,非不工矣,终不免此病。其甚乃有一人名而分用之者,如刘越石“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谢惠连“虽好相如达,不同长卿慢”等语,若非前后相映带,殆不可读,然要非全美也。唐初余风犹未殄,陶冶至杜子美,始净尽矣。(《丛话》前一)   ----------------   《名贤诗旨》及《玉屑》三引至此。   五、乐府辞   齐、梁以来,文士喜为乐府辞,然沿袭之久,往往失其命题本意。《乌将八九子》但咏乌,《雉朝飞》但咏雉,《鸡鸣高树巅》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