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年第5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0.52007
(总第183期) JOURNALOF se越N0.183
xIA明讲ⅥiI、田m(A咖&s∞瑚sd咖)ceIHd
科举研究与高考改革
刘海峰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在一定意义上说,科举有如古代的高考,高考有如现代的科举。古代科举在追求考试
公平的同时兼顾区域公平的历史传统.影响了近代以来的高校区域布局和目前高考分省定额划线
录取制度的实行。在改革和完善高考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借鉴科举考试的某些防弊措施与考试管
理方{去,加强考试立法。研究历史上的科举考试制度,可为当今的高考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因
此,科举学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关键词:科举;高考;科举学;高考改革
中图分类号:13691.3;01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8一甜∞(20田肺一00舛一饵
科举是中国古代人文活动的首要内窖,高考是当今中国长盛不衰的话题。从考试形式和其作
用影响来看,在一定意义上说,科举有如古代的高考。高考有如现代的科举,中国科举史为现代高考
改革留下了丰富的经验与深刻的教训。鉴古可以知今,研究历史上的科举考试制度,可以为当今的
各类考试改革,尤其是为高考改革提供参考借鉴。中国高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渊
源和深厚的文化土壤,高考在许多方面与科举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要认识高考改革中一些带有
根本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如统一高考制度产生与存在的必然性等问题,都必须将其放到历史发展的
长河中才能看得更为清晰。在漫长的中国科举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矛盾和问题,本文仅从科举史
上考试存废利弊之争、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之争、防止作弊的措施与方法等三个方面,来谈科举研
究对高考改革的借鉴意义和科举学的现实性。
一、科举存废之争
研究科举历史可以看出,中国科举史上曾经出现各种各样争论和争斗,其中最为根本和突出的
是科举存废之争。科举行之既久,在发挥选拔人才功能的同时。也出现一些弊病.往往使各类学校
教育沦为其附庸,出现科举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考试选才通常无法考察德行,千
收稿日期,2007—08—20
基金珥目:教育部哲学社喜科学研党重大谭题攻关项耳“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03JZI砌8)
作者简介:刘海峰(1959一).男.福建惠安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
·64·
万方数据
百年来,人们对以德取士的追求此起彼伏,赓续不断。如何克服科举考试只重考场中体现出来的成
绩而忽视平时水平和表现这一弊端,一直是考试存废之争的焦点。
在漫长的中国科举史上,曾出现过6次有关科举利弊与存废之争。第一次争论发生在唐代宗
宝应二年(763),礼部侍郎杨绾上疏奏请停罢进士、明经和道举科目,由县令依古制察孝廉,结果建
议未被采纳。第二次是在唐文宗至唐武宗时期(827—846),宰相郑草、李德裕试图罢废进士科,也
未能成功。第三次关于科举制利弊存废的争论发生在北宋中叶。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苏轼参
与争论,到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诏令“天下取士,悉由学校升贡”,并以“八行”科察举取士。但到
宣和三年(1121)又下诏恢复了科举取士,此次科举中断时间为17年,实际停罢了5科。第四次是
元惠宗元统三年(1335),宰相伯颜与参政许有壬的争论,尽管伯颜一意孤行停废了科举,但由于科
举取士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此只停罢了2科,在至正元年(1341)又得到了恢复。第五次为明初朱
元璋连续三年开科之后,于洪武六年(1373)停罢科举,采用荐举,但到洪武十五年(1382)又宣布恢
复科举。第六次是清乾隆三年(1738),兵部侍郎舒赫德反对八股科举,。别思所以连拔真才实学之
道”,但因礼部坚持而未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34_T 3222-2018 臭鳜鱼加工技术规程.docx VIP
- 20G520-1_2钢吊车梁6m_9m(2020年合订本-高清版).pdf VIP
- 2024年电厂化学专业题库(附答案).pdf VIP
- 屠景明著《象棋实用残局》1956年版-.pdf VIP
- UNIT1 NEVER GIVE IN NEVER, NEVER, NEVER文库.ppt VIP
- 下肢静脉血栓防治课件PPT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 食品厂项目计划书.docx VIP
-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docx VIP
- kosher认证申请表(kosherapplicationform).doc VIP
- 行香子》秦观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