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滨藜的旱盐逆境胁迫及引种适应性评价.pdf

三种滨藜的旱盐逆境胁迫及引种适应性评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滨藜属植物是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植物,具有耐干旱、耐贫瘠、耐盐碱、 速生、牲畜适口性好等优良特性,被用于牧场改良和水土保持等领域。本文以三种引 canescens 进滨藜属植物灰白滨藜变种1(Atriplexssp.aptera)、灰白滨藜变种2 canescens var.1aciniata canescens (Atriplex ssp.canescens Padsh)和四翅滨藜(Atriplex (Pursh)Nutt.)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实验与野外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 三种滨藜芽期和苗期在不同方式干旱胁迫、盐胁迫和旱盐交叉胁迫下生长指标和生理 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在不同引种栽培区域的适应性,主要结论如下: 1.三种滨藜种子发芽率较低,经低温预处理以及不同浓度NaCl和PEG引发后, 其发芽率并没有显著提高,同时结合种子活力可知,三种滨藜种子活力较低,但其发 芽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干旱胁迫、盐胁迫和早盐交叉胁迫都分为两种方式进行:持续胁迫和累积胁 迫。通过观测三种滨藜不同指标在上述逆境中的变化得出,三种滨藜株高和地径的生 含量明显增大,光合速率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表明三种滨藜均受到了逆境的伤害: 的结果。运用隶属度函数法对三种滨藜抗旱、抗盐以及抗旱盐交叉胁迫能力进行排序, 其结果是一致的,即强弱顺序都为灰白滨藜变种2四翅滨藜灰白滨藜变种1。 3.对盐胁迫下三种滨藜不同营养器官中离子含量测定的结果表明,三种滨藜根、 茎、叶中K+、M92+含量随胁迫梯度的增加而下降,Na+、Cl‘含量则持续上升;另外, 三种滨藜根、茎中各离子含量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叶片中变化幅度较大。对三种滨藜 离子总量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滨藜叶片中的离子含量占根、茎、叶总量的53.78-61.9%, 即大部分离子都储存在叶片中。各器官中离子总量的大小顺序是叶根茎。 4.对三种滨藜进行了不同处理方式、不同取穗部位和不同基质的嫩枝扦插繁殖 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滨藜基本上在穗长6-8cm时生根率最高,12cm时生根率最低; ABT和a-NAA两种激素均提高了三种滨藜的生根数,但并没有显著提其生根的长度; 枝条中部取穗的三种滨藜生根率基本上最高,枝条上部取穗的扦插生根率最低。 5.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巴彦淖尔市进行的引种栽培试验表明,三种滨藜在以 上两个地区的越冬率均较高,在两地的物候期基本一致,但临河实验区略早于呼和浩 特实验区;对上述两个试验区内三种滨藜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得出,三种滨藜叶片都具 有较高的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同时具有较低的粗纤维含量,是理想的饲料灌木, 关键词:滨藜;引发;干旱胁迫;盐胁迫;交叉胁迫;引种;扦插;离子区域化 国家948项目:2003-Z98;2006-4-07 of Stressof3 L. Research Adversity Atriplex DroughtSalt andtheEvaluationofTheirIntroduction Adaptability Abstract the inaridand ofthe it L。is semi—arid world,and Atriptex representativeplant regions the of andsalt and is owns drought,leannesstolerance,fastgrowinggooddainty.It quality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