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中噻吩类硫化物氧化吸附脱除和催化剂制备过程的研究.pdf

燃油中噻吩类硫化物氧化吸附脱除和催化剂制备过程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YIIIII 摘要 一一—— 燃油中噻吩类硫化物氧化一吸附脱除与催化剂制备过程研究 摘要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国制订了越来越严格的燃油含硫标准,为 了满足新的燃油含硫标准,燃油脱硫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加氢脱硫技术 (HDS)需要高温高压、操作复杂、成本高,难以脱除二苯并噻吩类硫化物。氧化脱 硫与吸附脱硫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脱除二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等优点, 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脱硫技术。 本文以活性炭作为制备脱硫剂的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脱硫剂,并 对脱硫剂的脱硫性能进行评价。探讨了不同改性剂、负载不同的金属以及负载量、 脱硫时间、脱硫剂焙烧温度等因素对模型油吸附脱硫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谱、 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手段对脱硫剂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首先,采用去离子水、盐酸以及各类氧化剂对活性炭进行预处理,除去活性 炭上的灰分,以及对活性炭表面的含氧官能团的数量与种类进行改性,并对改性 前后活性炭基载体进行了一系列表征、吸附脱硫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经除 灰分预处理后,活性炭上的杂质被除去,比表面积与孔容有所增加;经过硝酸处 理后的活性炭,脱硫能力增强,是因为处理后的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增多,增强 了对噻吩类硫化物的脱除能力,并探讨了可能的机理。 其用于氧化脱硫实验。研究发现,当磷钨酸质量含量为10%、焙烧温度为400℃ 时,得到的PTA/AC催化剂具有最佳的氧化脱硫性能。动力学结果显示:在苯并 噻吩/十六烷模型油.过氧化氢体系中,PTA/AC催化剂氧化BT的动力学是一级反 应,反应表观活化能为31.710/mol。 以Cu、Ce为活性组分负载到硝酸改性活性炭上制备了吸附剂,用于研究模 型汽油的吸附脱硫实验,并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吸附剂 附脱硫条件下,吸附脱硫率分别达到96.6%与95.9%。 当吸附剂上同时具有Cu、Ce时,考察了吸附剂对模型油中噻吩的吸附脱硫 能力。研究发现,当模型油仅有噻吩与正辛烷时,Cu20与Ce02摩尔比为2:1时, 吸附剂的脱硫能力最高,可以达到96.7%:当模型油中加入甲苯时,Cu20与Ce02 万方数据 摘要 摩尔比为1:2时,吸附剂的脱硫性能最好。本实验也采用不同的再生方法对吸附 剂进行了再生,探讨了吸附剂最佳的再生方法以及吸附剂使用次数对脱硫性能的 影响。研究发现,甲苯与乙腈对吸附剂的再生具有最好的效果,而氮气高温再生 效果较差。当采用乙腈作为再生溶剂时,吸附剂重复再生使用4次后,脱硫率只 有很小的下降,这说明该吸附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活性炭吸附脱硫氧化脱硫噻吩再生 II 万方数据 Abstract THEPRoCESSRESEARCHoF SULFIDEFRoMFUELSAND REMoVALoFTHIoPHENE PREPARATIoNoFCATALYSTSoN ABSTRACT Facedwithan seriousenvironmental worldhas increasingly problems,the ordertomeetthenewfue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blybd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