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r
_£}fjj:
目 录
中文摘要…………………………………………………………………一l
英文摘要……………………………………………………………………4
研究论文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肝脏病理及血浆uPA、PAl.1
关系的研究
前言………………………………………………………………………………………·7日Ij舌………………………………………………………………………………………‘’7
材料与方法……………………………………………………………8
结果………………………………………………………………………………………·13
附图…………………………………………………………………·16
附表………………………………………………………………………………………·21
讨论………………………………………………………………………………………·23
结论………………………………………………………………………………………·32
参考文献……………………………………………………………·32
综述慢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一36
致谢………………………………………………………………………………………………47
个人简历……………………………………………………………………48
中文摘要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肝脏病理及血浆uPA、PAl.1
关系研究
摘 要
目的:本课题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证与
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炎症分级以及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定的客观指标。
方法:
1病例选择
及住院病人,诊断符合2005年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分型参照1991年天津全国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病毒性
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中医证候积分标准按照2002年由国家药品监
督管理局制定《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症状分级量化进
行记分轻(+)中(++)重(卅),有些难以区分轻重的症状可按无记分,有为
(+)无为(O),一个记号记一分,各个症状,体征相加之和记为总分。肝脏
病理分级分期按照2000年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90例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湿热中阻、肝郁脾虚、瘀血阻络三个证型各30例,
确定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并同时检测所有病例血浆uPA、PAI.1。病例
者,年龄18岁以下或者60岁以上,经检查证实合并药物性肝炎、酒精性
肝炎、脂肪肝或者自身免疫性肝炎者,西医诊断是慢性乙型肝炎,但不属
于中医的3个证型之一者,病历不完整者。对照组选30例HBsAb阳性,
肝功能正常,并排除患有其他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其它疾病的
门诊体检者。
2实验方法
肝组织病理检测:在彩超引导下用16G穿刺针采用穿刺枪一秒钟穿
刺法,取肝组织长度约l厘米,即刻放入10%缓冲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常
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常规做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和网状纤维染
中文摘要
色,由同一病理专科医师作出病理报告。肝穿病理结果按照2000年西安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炎症活动分级(G1.4)和纤维化程
度分期(so.4)标准。
备检,双抗体夹心EILSA法检测血浆uPA、PAI.1水平。
结果:
1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三个证型炎症程度有
为G2,瘀血阻络证主要为G3.G4。
2三个证型纤维化程度有显著差别(PO.01),肝郁脾虚证纤维化程度
以S1为主,湿热中阻证以S2为主,瘀血阻络证以S3.S4为主。
主,无瘀血证者以G1.G2、S1.S2为主。
4中医证型与慢性乙型肝炎病变程度的关系:在三个中医证型中肝郁
脾虚证和湿热中阻证以慢性乙型肝炎轻度较多,重度主要为瘀血阻络证
(P0.01)。
5在三个中医证型中,中医证侯积分均具有显著差异,瘀血阻络证中
医证候积分明显高于肝郁脾虚证和湿热中阻证患者(Po.0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诗歌翻译的美再现.pdf
- 论威尔第歌剧中的女高音人物形象塑造___薇奥列塔、阿依达和黛丝德梦娜的探究.pdf
- 论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pdf
- 论我国民事诉讼终审制度的重构___以三审终审制度为核心.pdf
- 论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___以“丁香花”等三案例为例.pdf
- 论现代风险导向在审计中的作用___AB公司三年审计实例分析.pdf
- 论医疗纠纷的成因和防范对策___以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为例.pdf
- 论译者文化身份对其翻译的影响___《聊斋志异》三个英译本对比的研究.pdf
- 论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化和个性化___以丹阳三中实践为中心.pdf
- 论综合法学___以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为样本.pdf
文档评论(0)